第52章 火车上(第3/4页)

“家里这么多人能住得下吗!”

随便数数都七八个人,再加上他们一家六口,屋里要挤十几个人,但凡屋子小点走路都得踩到脚后跟。

况且陈蕴还有层担心,让父母住婆家……不知道对方会不会说什么闲话。

“房子的问题嫂子你大可以放心。”李护国冲陈蕴摆手笑道:“高明家房子是祖传的四合院,再来十个人都住得下。”

高明也赶忙安抚妻子:“到时候让爸妈住二进,进出都能从后门走,还能自己开火。”

北城市……二进四合院!

陈蕴不由转头仔细打量起丈夫来,不知是不是四合院加持,怎么觉得高明好像浑身都冒光了……

前一世动辄上亿的四合院,眼下在许多人眼里还比不上楼房。

比如在软秋眼里……

“四合院一点都不好住。”软秋张开手心,随便就能数出十个八个缺点来:“厕所在巷子里,早上家家户户都端痰盂出去倒,那光景看完早饭都吃不下去。”

李护国有些尴尬地搓了搓鼻尖。

因为他家就在高明家隔壁,虽然没有高家屋子大,但倒痰盂的情况他从记事起就已经出现了。

“而且那么大的院子不止一家人住,自家屋里说点什么话路过都能听见。”

大杂院的隔音比筒子楼还差,有时候坐自家屋里抬头都能瞧见对门晚上吃什么菜。

“还有其他人住啊!”明显的失望爬上陈蕴脸庞。

“早些年土改把没有明确房契登记的东西厢房那块地重新分配给了其他人……”

重新分配完后,高家就剩下四间正房,一间耳房和四间二进厢房。

饶是如此,高家如此的房屋数量也足够令人羡慕,前几年二进厢房租给了收音机厂当职工住房,高明回北城开公司之后才陆续收回了手里。

“住着过渡一段时间,等新房子买好咱们就搬。”

高明以为陈蕴是不愿意和那么多人住,连声保证只是过渡而已。

殊不知陈蕴是在为了飞走的亿万富翁美梦而可惜。

但也只是惋惜几秒而已,很快就关心起其他问题:“念安的学校是跟我单位走还是重新找?”

房子是高明父母的,哪怕真能卖一亿,亿万富翁也不会是陈蕴两口子。

“重新找。”高明在家里就已经想好:“我想送念安去五中,要是没考上再转到你单位的学校。”

大城市里读书可不像在厂里只要出学费就能读。

要么是父母工作单位分配的学校名额,要么就交借读费去想去的学校。

当然……这其中还有两者都不行的翘楚。

比如北城市第五小学,想要进那所学校读书,哪怕市长孙子没通过考试也只能在门口哭。

五中毕业保送第五初中和第五高中,大学升学历百分之九十五。

就问这个升学率有多少家长能不心动……

不过火车上并不好细说,高明提完一句后就继续说起家里的情况。

高家的人是只有这几个……可还有高明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那边的亲戚。

陈蕴听高明说了一大串,就记住他舅舅长得不像好人,但两人从小就亲近,相差五岁的甥舅俩没少闯祸。

“亲戚咱们就跟舅舅一家好好相处就行,其他人你觉得能处的就处,不能处的不理就是。”

陈蕴连连点头。

去走道抽烟的青年此时也随着车厢晃晃悠悠地走了回来。

坐下后抬头看向陈蕴一家,看高念平好奇地看着他,翘起唇角无声笑了笑。

“同志刚才多亏你,要不我们家这只皮猴子得摔够呛。”高明看到人回来,马上又笑着感谢:“我姓高,这是我女儿。”

“还不快谢谢叔叔。”陈蕴赶忙拍拍女儿屁股。

高念安眨眨眼睛没动,面对陌生人时倒有些害羞,偷看年轻男人两眼后小声地说了句:“谢谢叔叔”说完就往高明怀里钻。

“不用谢。”青年笑,目光充满慈爱地在高念安身上转了一圈后看向高明:“我姓胡,我们夫妻回昆安探完亲返回北城。”

“胡同志是北城人?”高明问。

“我们是昆安人,因为工作调动才把户籍落到了北城,算是……半路子北城人?”

陈蕴抬眸看向睡在上铺一动不动的女人,因为面朝墙壁看不清长相。

高明迅速和姓胡的男同志聊了起来,聊到同为部队专业,李护国又加了进去。

三人聊得热火朝天,甚至约定好晚上打平伙喝上两盅。

陈蕴把外头的位置让给几人,跟软秋小声地说起她们关心的事。

“李护国说高明房子买在哪我家就买在哪,咱俩家得挨着。”

“你不打算住家里?”陈蕴问。

李家人口少,李父李母就两个儿子,李护国又是最受父母偏爱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