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开诊(第2/4页)

“心电图做了吗?”

“做了。”任芹回,将包里装订成册的厚厚一叠检查资料拿出来:“我们还去人大医院做了核磁复查。”

胡宝燕是任芹夫妻的心头肉,哪怕一次核磁得花小半个月工资他们眼睛都不眨的做了好几次。

不过对方出具的检查意见她不放心,非要找陈蕴看一看才行。

“那你们先进来。”

陈蕴拿出钥匙开门,负责喊号的护士还没有到岗,诊室的准备工作只能自己亲自动手。

诊室门缓缓合上。

曹春娟的爸爸表情惊讶:“陈主任竟然这么年轻。”

“爸你别看陈主任年轻,人家医学知识广着呢!”

曹春娟想将曹磊横着抱,孩子小腿有力地蹬了起来,不满地撇嘴要哭。

又连忙换成竖抱,等孩子高兴了才继续说到:“我去人大医院儿科,那大夫看了片子就断言磊磊是个脑瘫,以后长大了走路也有问题,后来我赶紧把片子给陈主任看……”

跟陈蕴第一次见面后,曹春娟不放心又专门找关系挂了人大医院的一个儿科主任。

结果那主任就看了眼片子就断言曹磊是个脑瘫,还说现有医疗技术无法治疗脑瘫,让她做好再要一个的思想准备。

曹春娟在家痛哭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又拿着片子去了关明胡同。

陈蕴看过片子后告诉她根据片子显示确实有点问题,不过曹磊才几个月,根本不能断言孩子日后就没法正常长大,对于婴儿的诊断一般都是临床大于片子。

之后就教了她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以及添加进口奶粉和补充一些曹春娟听都没听过的身体微量元素补充剂。

事实证明,陈蕴说得是对的。

孩子进步肉眼可见,对曹春娟来说能康复得和正常孩子八九不离十就已经满足。

娟子和冬华一直悄悄听着,两人的表情从好奇逐渐变得慎重起来。

娟子摸了摸平坦的肚子。

“华子,你说这回咱们真能怀上娃吗?”

“怀得上是好事,怀不上你也别有思想包袱。”冬华柔声安慰紧张的妻子,面上努力伪装的镇定全部藏在了攥紧的手心中:“要是再怀不上就说明咱们跟娃没缘分。”

娟子闷闷不乐地点点头,满心忐忑地望向那扇紧闭的诊室门。

终于,任芹带着孩子笑眯眯地走出诊室。

冬华听到她说要带女儿吃大包子,母女俩的笑脸耀眼得甚至有些刺疼了他心口。

“三号。”

陈蕴站在门口高声喊道,此时不过八点半,喊号的护士奇怪地还没有到岗。

环顾了一圈走廊,瞧见有对夫妻站起来,陈蕴就退回了诊室。

诊室二十平左右,窗口正对医院大门,桌子对面的暖气不时有突突的声响。

陈蕴身后铁皮柜不知是那个科要来的,柜子缺个脚,随便塞了个木条子才勉强保持平衡。

对面就是张检查床,中间用张蓝色帘子隔开。

趁下一个病人进来前,陈蕴赶忙给干得冒烟的嗓子灌几口水。

前世是南方人,这一世前三十年也是在南方生活,初初经历北方冬天第一感觉不是冷……而是干。

每天早上起床陈蕴都觉得两个鼻孔干得跟要冒烟似的,哪天水喝少了还会流鼻血。

伸手悄悄给窗子推开条缝,寒气缓缓飘进屋里,呼吸才总算顺畅了些。

“请坐。”

这对夫妻是陈蕴真正意义上接诊的第一个患者。

男人约莫三十出头,穿着身蓝色工装,眉头紧锁神情严肃。

女人身形有些臃肿,垂在左胸口的辫子发梢枯黄,四肢纤细腹部脂肪堆积。

女人坐下,双手下意识地护在小腹上,紧张地看着陈蕴。

“病历本呢?”

“在……在这。”男人把沉甸甸的帆布包往桌上一放,动作急切地翻找出病例本:“大夫,病历本给您。”

“江娟,三十一岁……”

江娟的病历本写了过半,陈蕴随便往前翻着看几页,大多数的结论都是子宫无异常,输卵管也是通的,甚至连丈夫冬华也做过一系列检查都没什么大问题。

“你们今天来是想做不孕检查还是产检?”陈蕴问。

病例本上明确写了无器官上的病变,有可能是已经怀上了来做产检。

“大夫你帮我们看看,我俩都结婚十一年了……什么检查都做过,就是怀不上娃。”

刚才安慰妻子的淡然瞬间消失不见,冬华语气激动地拍打着帆布包:“翻来覆去的检查,医院都跑遍了,就剩工人医院没来。”

说着又从包里翻出厚厚一叠检查单来,其中还夹杂了几张中药方子。

“我们按大夫说的吃了半年中药,大夫你看倒还把我媳妇儿的脸吃得发黄,我生怕把人吃坏根本不敢再让她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