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上岗坡义诊(第2/3页)
眩晕果真很过去,陈蕴狠狠灌下半壶水,在段云和左玲玲搀扶下跟上队伍。
“你们是谁?”
就在经过长孙村那扇跟碉堡似的木门前,城墙上忽然有个人大声地喊住了他们。
叶剑抬头,脸色霎时变得正色起来。
城墙上那人肩膀上赫然挎着把土枪,一只手放在槍上,随时都能做出攻击姿势。
“我们是镇中心医院大夫,这次是到上崗破进行义诊的。”陈蕴高声回答,说着指了指胡乱搭在肩膀上的白大褂:“去上崗破的桥被水冲垮了,我们只能绕路往这边走。”
“哦!”
那人的表情还是充满警戒,或许是看队伍中大多是女同志,最终没说什么。
只是目光直直落到一队五人的绿色军装上。
“走吧。” 陈蕴冲叶剑说。
叶剑神色凝重地点点头,现在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刚才大家提起长孙村都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
一行就这么安静地经过长孙村。
远离那道不善视线后,众人才狠狠呼出口气。
“我们得向上头报道长孙村的情况,村里有武器存在对周遭村子得有多大威胁……”
此次在孟定县进行救灾行动中,不知是不是跟是边境城市有关,部队发现不少村都存有土枪土炮,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有很大难度。
但大多数村子在进行劝说后都会选择上交,长孙村这种帶枪巡逻的现象极为少数,甚至是没出现过。
至少再看到叶剑他们的绿色军装时,那人眼中出现的是警惕而不是亲切,更是少之又少……
“先到上崗破再说。”
被那人这么一盘问,身体上的疲倦瞬间飞得一干二净,大家都盼着能赶快离开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上岗坡是个截然不同的平静村子。
房子散落在山腰上,不少村民已经在田地里进行着今年的春耕播种。
由于洪水侵袭,村里唯一的座机电话早已不能用,村里并没有收到上头通知要义诊。
但得知医疗队目的后,村长展现出了相当热切的欢迎。
“陈主任,你们先在我家休息半小时,我帶人先把咱们村口的祠堂收拾出来,今晚好让你们住。”
“麻烦村长了。”陈蕴连声道谢,把医疗队帶来的喇叭递给了村长:“还要麻烦村长通知下村民……我们打算在上岗坡停留一周左右。”
“成!”村长答应得干脆。
村长去挨家挨户通知,陈蕴他们休息了片刻后也跟着动了起来。
规整带来的药品,安排义诊队伍。
“蔣医生,你负责儿科。”
本就是儿科医生的蒋长军当然是儿科的不二人选,左玲玲领了妇科那块的诊疗任务,陈蕴作为全科辅助,总体协调所有诊疗进行。
这一夜,医疗队分散到各家村民家中借宿。
好好的休息了一天后,第二天正式义诊开始。
上岗坡村长和村书记都是热心肠的人,不仅通知了本村村名,还摸黑通知了散落在山里的单独人家。
那些人大部分是因战乱躲进了山里,平时下山看病更加困难。
一听竟然有医生进村看病,几乎每个得到消息的人家天不亮就往上岗破走,离得远的甚至连夜就背着家中长辈或者孩子出发。
所以等陈蕴几人到村口的时候,发现这里挤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上岗坡村长见状,又借了陈蕴的喇叭,绕着人群大声喊:“上岗破的村民们先出来,让从山里赶来的老乡们先看,咱们离得近,明天不行后天也能看……”
就这么绕着人群喊了得有好几分钟,才终于有上岗破村民陆陆续续相应号召。
陈蕴松了口气,接过喇叭让剩下的人开始排队。
“带老人看病的排这边,给娃娃们瞧病的排中间,至于咱们妇女同志……在那边搭白布的地方,我们今天有专门看妇女病的医生。”
被这么一安排,人群总算变得有秩序起来。
陈蕴随便选了些人询问是哪不舒服,给排错的人指出正确队伍。
“儿科的人真多。”
几个队伍一排出来,儿科的人数比其他几条整整多出了几倍,且娃娃们的年纪从襁褓中到十七八岁都有。
陈蕴一看,当即决定加入儿科行列中。
简易的儿科诊室就是块铺着白色床单的木板,旁边铺着稻草的拖拉机就是检查床。
陈蕴掀开布帘子,蒋长军立即就迎了上来,表情有些焦急:“前头接诊的几个娃娃都是肚里有蛔虫,咱们带来的打虫药恐怕不够。”
蒋长军发现,不仅孩子们肚里有蛔虫,就是成人经由询问后也能断定肚子里也有蛔虫。
面临如此高的比率,医疗队带来的打虫药明显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