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我支持你

台灯在一阵窸窸窣窣的穿衣声后再度亮起,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未消的旖旎。

高明一副餍足的摸样靠坐在床头上。

陈蕴翻了个身,脚趾抵上他大腿的一条旧伤疤上,无意识地摩挲起来。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高明把手探进被窝, 大掌包裹住两只冰凉的脚丫子:“你怎么不给自己把把脉,再开点药补补。”

陈蕴痒得缩回脚丫乱蹬, 笑嘻嘻地接话:“医者不自医。”

“帅帅咋样了?”高明又把作乱的脚扯回怀里:“我捂捂暖和了晚上好睡觉。”

“帅帅恢复得很好……”

陈蕴回忆起今晚在房间里见到李帅帅的场景。

消瘦的少年带着鸭舌帽, 薄棉袄空荡荡地挂在肩胛骨上, 一双眼睛却充满了光亮。

有了家人和朋友陪伴,所有病痛折磨终于告一段落。

接下来只要连续五年复查骨髓和血象都保持正常, 就已经能看做临床治愈。

上个月第一复查安全通过, 李帅帅可以慢慢地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对软秋来说最艰难的日子已然过去。

陈蕴坚信接下来迎接他们母子的一定是健健康康的每一天。

“那就好,等帅帅能出门上学了,让软秋去我公司开辆旧轿车回来送帅帅上学。”

高念平明年中考后肯定要升入高中,空缺了一年的帅帅只能从初二开始重新复读。

为了避免在公共汽车上发生拥挤受伤, 平时最好是开车送孩子上下学。

这些原本该李护国这个当爸的操心, 高明觉着此时他应该没心思张脆提前安排了辆厂子的公车给软秋。

“刚才就提过了。”陈蕴笑, 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相同的地方:“我让软秋开我车送帅帅上学。”

“也成!反正你车停咱们胡同口几个月没动,灰都落了厚厚一层。”

“高明。”陈蕴脚指头用力动了动,脸上笑意慢慢收敛:“你想听听我这九个月的经历吗?”

“不累?累的话明天再说。”

“不说出来我今晚应该睡不着。”

“那……”高明躺回被窝,长臂一捞将陈蕴搂进了怀里:“从你们到孟定县说起?”

耳朵里的心跳声清晰有力, 有节奏的跳动渐渐安抚了陈蕴发干的喉咙。

作为医生, 陈蕴觉得她已经面对了足够多生死,哪怕遇到再触目惊心的病情都能平心静气给出医疗意见。

可事实是她的情绪还是被那些所见所闻所触动。

“你还记得红日机械厂的卫生院吗?”

“当然记得,咱们要是还留在厂子里工作,说不定你现在都是镇中心医院的院长了。”高明回。

二十几岁的科主任到后来职权仅在院长之下的总主任,要不是为了一家团聚, 成为医院之长应该不成问题。

“孟定县下属二十多个基层卫生院,医疗环境还比不上十年前咱们机械厂卫生院,乡镇医生去全凭手感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按压,有些胆子的甚至用擀面杖……”陈蕴说。

“擀面杖!”

就连高明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有多娇嫩,当时高念安刚满一个月,洗澡还因他没掌握到力道把孩子胳膊捏出片青紫来。

用擀面杖进行按压,可想而知将对婴儿的肋骨造成多大伤害。

“可这种抢救法子在乡镇医院中却是最主要的抢救手法……当我亲眼看见他们怎么抢救时心脏都差点停了。”

乡镇医生的医疗资质良莠不齐,有些医生甚至连抢救记录都不会写。

抢救记录上最终就以一句——新生儿窒息,按压至尸斑出现,结束!

“北城的医疗水平跟孟定县相差了二十年。”

这句听起来像是总结的话之后陈蕴就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高明轻笑出声,随意卷起一根耷拉在下巴的黑发松开又卷起。

陈蕴:“……”

其实在火车上陈蕴就产生了个念头。想写一部标准化复苏流程作为乡镇医院的新生儿抢救流程。

但是这也意味着她又将继续以医院为家,对身边这个一直默默支持着家庭的男人满是愧疚。

“念平要中考了,念安也要高考了,你公司……”陈蕴越说越觉得羞愧。

这些年她缺少了太多两个孩子成长的经历,今天下午和高念平并排走着才发现记忆中赖在怀里撒娇的孩子个头快赶上高明了。

最亏欠的当然是这个永远说“没事有我”的男人。

高明将重心更多的投入在家庭中,完全弥补了母亲缺失的空白。

陈蕴很清楚,要是高明也和她一样专注工作,公司远不止眼下这个规模。

“我们老高家多了个救人的‘白衣天使’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反对。”高明听着耳边妻子的叹气声,嘴角笑意怎么压都压不住:“我非常愿意成为咱们家的后勤部长,保障你们娘仨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