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战斗打响

北城的二月就像是被寒冷紧紧攥在手心却又不得不微微松开个口子, 让春意钻进指尖的这么一个时节。

陈蕴在工人医院上班十几年,还是头次停下脚步看一看医院门口那几棵看似光秃秃,其实枝丫上鼓起了无数的大树。

比起散到了天南海北的人, 这几棵树几十年如一日在同个位置展现出不同的景色。

“人挪活,树挪死……不知道挪到深市的软秋和帅帅怎么样?”

陈蕴抚摸着树干, 自言自语。

“又想两个孩子了啊!”

不用看陈蕴就知道来人是谁, 左玲玲手揣在棉衣兜里, 人还没走近就染发膏的味道就先飘了过来。

“可不是。”陈蕴没否认,笑着从兜里拿出个苹果:“尝尝, 我家老大去拍戏带回来的几个苹果, 说是带给我和她爸的礼物。”

“念安现在可是大明星了, 也不给你们买点进口水果尝尝。”

别看苹果丑不拉几的,肯定是高念安尝到了特别好吃才会千里迢迢给父母带回来,就算只是个水果也会想到爸妈这点才最令人羡慕。

“带苹果都是好的,上个月回来还给我带了条用稻草编得鸡蛋, 说什么乌鸡蛋还是野鸡蛋, 我一打开……蛋都的臭了。”

“知道你有个好女儿……”左玲玲把苹果塞进皮包, 冲陈蕴抬了抬下巴:“边走边聊。”

“你姑娘和女婿过年都不回来?”

“不回,说是要带孩子回公婆家……难怪老人们都说女儿是给别人家养的,一旦结婚有了孩子,婆家才是家啰……”

左玲玲记得很清楚, 港市回归那年冬天女儿结婚, 这一晃眼就过去了六年。

外孙女刚出生没多久,女儿就和女婿就决定搬去公婆家生活,说是方便以后孩子读书有老人照看,北城纵使再好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他乡。

这一走就是六年,两个外孙女大的已经幼儿园毕业, 左玲玲就见过几次面。

“等退休就去跟女儿一家团聚,到时候有的你忙。”陈蕴笑。

加上在红日机械厂卫生院那段日子,两人并肩工作几十年,陈蕴眼看要迈进五十大关,左玲玲更是还有两年就能退休了!

时间总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

“念平今年该大学毕业了吧!留在广市还是回北城工作”

“上周就回来了,高明天天嚷嚷着要让念平回来接手公司,他要退休……念平哪来的机会找工作?”

大女儿全国到处飞,不是在拍电影就是参加商业活动,想让她来接手公司可能性微乎其微。

儿子虽然读的是计算机系,但大二那年暑假回北城就帮[安平运输]搞了个车辆调度系统,一个系统就完全取代了整个调度部的工作。

高明高兴的到处炫耀,自此只要寒暑假高念平就成了爸爸的跟班,帮着处理公司各种工作。

大四实习更是直接进了公司正式工作,上个月飞回学校准备提交毕业论文初稿,月头都没翻过去高明就催他回来处理工作。

“留在跟前也挺好,等你退休正好给念安念平带孩子。”

“退休?”

这两个字对左玲玲来说能用掰着手指头算出具体去日期,可对她来说是遥遥无期的。

“哎……”

左玲玲也迅速想到了陈蕴眼下的地位根本不可能说退就退,不由叹气。

上一个研究方向刚取得阶段性胜利,手头上又多了个——[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干预与随访研究]的项目。

这个项目的研究小组刚组建成功,陈蕴作为领头人哪能轻易说退休就退休。

更何况……

左玲玲抬头看向就诊大厅挂号窗口上的几条横幅。

工人医院新生儿科已经成为北城乃至全国医院的代表科室,科室招牌陈蕴不仅要带领整个科室前进,还得教授一批又一批来进修的年轻医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形容陈蕴再合适不过。

“陈主任。”

“陈教授早。”

“陈主任今天有门诊吗?”

“陈医生。”

医生,护士,甚至是挂号病患中都有认识陈蕴的人。

也难怪她会站在门口感叹,只要踏进医院大门,陈蕴就是医生是老师……而不是陈蕴。

“陈主任,院长让您到了就去十二楼办公室开会。”

刚踏出电梯,一直等候在电梯口的护士小王忽然拦住陈蕴,迅速传达了刚接到的通知。

“我换个衣服就去。”

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平日里很少聚齐的各科主任此时全都聚齐再办公室。

已经满头白发的胡祥明指间夹着只没点燃的烟,几分钟内已经不知是多少次皱眉叹气。

“陈主任还没来吗?”骨科吴主任问。

平时去骨科看诊的病人,医生们总会提醒跷二郎腿伤脊柱,可才刚问完他就换了条腿搭在膝盖上,甚至歪着身子杵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