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或浓或淡的影 (五)

“八姐不知道怎么把这件挑出来了。”静漪说。这应是收拾出来要拿去收着的衣裳,就挂在了衣橱的最外面,之凤性子最急躁,未必耐心替她找。“很难看吗?”她扯了扯裙摆,这会儿就算是难看,也来不及换了。

“怎么会难看。”杜氏很满意地笑着说,“你平日里穿得就是素净了些。你们姐妹的衣裳,都是一式三样的做,她们整日姹紫嫣红的,独你不肯鲜艳。我看今儿这么穿,就知道一定不是你自己挑的。好看,我爱看你们穿得艳丽些。”杜氏说着,替静漪将头上的发饰拢了拢,再看看,更觉满意了。

之慎忍着笑,不敢多说什么。

好容易忍到下车,他悄声跟静漪说:“等下进戏楼呢你可千万当心,别让人一不小心认作要登台的。你看看你,这朵钻石花亮得都赶上程老板那行头了。”

静漪气的伸手便要打之慎,一转眼看到杜氏那嗔怪的眼神,便只拿了手袋作了个势,挽起杜氏的胳膊扶着她,说:“母亲我们走,不理九哥。”

“老九老十自小好的跟双生子似的。”三太太笑道。

杜氏笑笑,点头。

孔家附近的几条街都已经提前布置过,巡警和便衣在附近巡逻。电灯拉到街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轿车马车纷至沓来,到门前有听差专门指挥着停到合适的地方去。

“门庭若市啊。”之慎笑着说,“连卖酸梅汤的都来了。”

静漪一看可不是嘛,这附近做小买卖的不少都趁机来招揽生意了。其中有个卖花的老汉,车子上挤挤挨挨的摆着各色的鲜花,隔了老远似乎都能闻到那香气……此时孔家的接待员早就看到程家的车子来了,正忙着将程家的太太小姐们往里请呢。静漪因看到那卖花老汉,略停了停脚步,跟杜氏耳语几句。

“去吧。快些来。”杜氏微笑。

静漪跑到卖花老汉的车前,跟老汉说要一个新编的花球。她看着车子上的柳编筐子摆得整齐,多的是夏日当令的花。虽没有名贵的,这样花团锦簇,看了也委实令人喜悦。看到那垒得整整齐齐的栀子花,朵朵都娇艳,她凑近了些瞧瞧、闻闻,拿起一朵来,爱不释手。若不因是白色的,她真想买一大把带进去……她站在这小花铺前左看右看,身后的喧闹嘈杂、车来人往,都不在心上似的,几乎要忘了自己身处何处了。

除了她,倒也颇来过几位客人,卖花老汉忙着,看静漪流连,禁不住喜笑颜开。

静漪最终挑了一个漂亮的花球,付了钱。待要走,老汉又从架子上拿下一小串白兰花来给她,说是送的。静漪本不想接,但见那白兰花馥郁芳香十分可爱,可挂得时候久了,要无人将其带走,在这炎炎夏夜,也是凋零的命运,就接过来,只是坚持要给钱,掏了几个零碎钱给老汉。

老汉却不收,笑着说:“小姐也是喜欢花儿朵儿的,送您。且您往这儿一站,真替我这针尖儿大的小花铺添彩,您瞧瞧,一会儿工夫,花都下去大半了!”

静漪方笑着点头,说:“那多谢了。”

她细看看,忽然发觉也不过是她掏钱的工夫,栀子花全都不见了,怔了怔。老汉笑着说刚才一位听差替里头一位先生把栀子花全买了。

她回头望了一眼,倒没看见这样一位听差。

这时之慎在大门口喊她快些,她再道谢离开。走过来的时候看到之慎身边多站了一个西装少年,看到她,笑眯眯地问好:“十姐姐来了。”

是孔远遒的幼弟远达。

“有日子没见你,长高了不少。”静漪看他,问:“远遥呢?可出来了?”

“出来了一阵子,才替母亲招待了几位女客,就说头疼,这会儿不知在哪歇着呢。十姐姐想她,过会儿我替你找她去。”远达说着话请程家兄妹进门。

静漪看看这门内,比外面自然又是不同的光景。远达在跟之慎说,东园有大哥他们主持,舞会还没有开始;堂会戏在西园——客人多得很,府里闹市一般,穿梭似的仆役一溜儿小跑的应付差事——“母亲去了西园?难怪远遥说头疼,我看着人这么多也发慌。”静漪道。

“程伯母刚刚还和我母亲说,我们家的堂会戏北平城里要说得是首屈一指。我母亲说,这都是我父亲素日爱好这些的缘故。他自个儿也写戏、票戏,梨园行里认识的人多,家里堂会一呼百应,来的都是大腕儿,能不好么?我母亲还说改日让程伯母请客呢——现如今您家里的戏楼可是京城私宅里一等一的了。”远达年纪小,讲话却极有分寸。

静漪笑笑,听之慎说:“可惜我父亲不喜好这些,听到谁说听戏都要皱眉头。我记得从前那家里也有个戏楼,愣是被父亲拆了。这回没拆庆园的戏楼,怕是一时事忙,没想起来呢。偏生我们家里戏迷又是最多的,都得看父亲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