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三)
陶骧接过电报来一看,原来父亲是通知他在下个月初九在京举办婚礼。回家之后再办,时间定在二十六日。
紧靠年根了。
想西北此时已是冰天雪地,北平虽冷,毕竟是两个样子的。
电报被他放在桌案上,静默地坐了片刻,见程大安仍侍立在侧,说:“日子定在腊月初九。”
程大安一听,满脸喜色,道:“恭喜姑爷了。眼瞅着日子就到了,我得紧着把事儿都安排好,省得到时候哪些样数不周全,就不好看了。姑爷放心,我安排的人都是办老了事儿的,一定漂漂亮亮地把婚事操持好。姑爷要是没有别的事,我就先下去了。”
陶骧点头,说句有劳。程大安打了个千儿,慢慢退下。
门一关,陶骧看岑高英一眼,料着他还有电报要呈上,果然岑秘书又递过来两份电报。
陶骧一看,加急加密。
两封电报读完,他眯起眼,突然“啪”的一下拍在桌案上,站起来,说:“给我要城防司令部电话。”
岑秘书见他脸沉的什么似的,转身拿起听筒要电话。
陶骧又拿起电报来,反复看了两遍。
……
陶骧离开良久,静漪还站在走廊上。
图虎翼见静漪脸色难看,小心地说:“十小姐,我就守在外面。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静漪说:“辛苦你了。”她着实认为陶骧这样的安排多此一举。但想想他在车上的举动,简直杯弓蛇影,倒好像处处都有人暗算他们似的……做这样的安排,在他想来是合情合理、考虑周全的意思。
她猛然间想到顾鹤,不由得眉头一皱。
“应该的。”图虎翼说着,看静漪锁着眉,像是被七少气着了的样子,往后撤了一步。
静漪打开手里这个沉甸甸的锦盒,里面原来是一枚半月形的田黄印章。她取出来一看,阴刻的小篆是“程静漪印”四字。三点水的漪字似会流动,立意布局和刀工都甚好。她想这应该是婚礼上签章要用的了,他提前给她带了过来。她倒是真没想到他居然连这个都准备了新的……静漪摸着印章。有点涩涩的,天冷,养印的蜡都化不开。
“这是大少爷亲手篆刻的。和七少那枚拼起来是个圆。”图虎翼见静漪看得颇仔细,脸色和缓了许多,趁机解释道。
静漪把印章收好。
陶家大少爷……二少陶驷和七少陶骧都是远近闻名、如雷贯耳的名号,这位陶家长子她却闻所未闻。
或许是她从没上心的缘故,到此时未免显得孤陋寡闻了。
她向图虎翼点点头,转身回了病房。
宛帔仍旧坐在沙发上,等她进来,劈头就问:“照相的时候,跟七少爷闹别扭了吧?”
静漪一呆,不知是哪儿被母亲看出了毛病,转眼就看向秋薇。
秋薇慌忙摇头。
“你看秋薇做什么?不用人说,我只要看你的眼神态度就行了。”宛帔叹口气,看着静漪,“七少爷听说我病了,马上就来探望,就冲着这一点你也该和和气气的。”
“娘,上床躺着歇息歇息吧。待会儿要检查身体很累的……”静漪不想跟母亲议论这个。
宛帔也知道她的心思,还是把话说完:“眼看就要嫁过去了,你还是这么着,倒叫我怎么放心?”
“娘还说不放心我,现在是娘让我不放心。”静漪听得心里难受,脸上却浮了笑意,说:“等医生好好给娘检查过,我看了结果再说。若是娘不好,我是不离开娘身边的……”
“娘要一直不好呢?”宛帔问。
静漪脱口而出:“那我一直不离开。”
“傻话。慢说我的身子骨没那么弱。即便是,你也没有一直守在我身边的道理。你迟早是人家的人,怎么能这么任性呢?”宛帔声音柔柔的,总似有几分疲惫。
静漪钻进宛帔怀里去。脸腮紧贴着宛帔的身子,似乎能听到母亲那负荷沉重的呼吸声似的。她闭了眼睛,母亲裙子上绣的金线梅花碎碎的光芒刺的她眼睛疼,“就任性……”
宛帔无声地笑着,抚摸着静漪粗粗的发辫,好一会儿也不说话。
“小姐,让太太上床靠一靠吧,这么坐着多累。”乔妈在一边提醒。
静漪抬了头,宛帔看着她,笑问:“你当你只有五岁么?这么撒娇,让人看见,哪儿还像个马上就要出门子的大姑娘?”
“我……”静漪忍不住,那句“我就是不情愿出门子”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来,只好搀着宛帔的胳膊,要扶她上病床。
“你什么?”宛帔直视着静漪的眼睛,站起来。
静漪摇头。
“你呀!”宛帔戳了一下静漪的额角,坐到床上,指着锦盒道:“把那个拿来我瞧瞧,是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