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百转千回的路 (五)
静漪心里说了句难怪这么眼熟。
她来七号,不是傍晚,便是晚间,日间看到,却仿佛是另一个样子似的。此时街巷又被黄沙罩着,尤其像是蒙了一层纱,这一处竟越发显得神秘莫测起来……她刚要放下纱帘,就看到一架马车从车边经过。漫天黄沙中,马车跑的比汽车还要快些似的,铃声清脆悦耳。她觉得好奇,却也看不太清楚马车的样子,只看到青色的马车上有七彩的装饰,很是美丽。
“是符家的马车。”秋薇忍不住道。
静漪转过头来,问:“你怎么知道?”
“符家的车各色。”秋薇迅速地说,又瞥了一眼超过汽车去的马车,“而且那两匹马很好认,一黑一灰。那灰的更各色,站在那儿若是不动,还以为是陶土马呢。”
静漪嗯了一声。
“那是挺各色的。”她说着,手攥得更紧些,眼望着前方。那马车放慢了速度,原来是拐进了一条巷子里……“符家在这一头还有宅邸?”她自言自语。
秋薇没言声。汽车从铜狮子巷口经过,静漪看着那深邃的巷子,一眼望不到底,一口气闷在胸口,顿时不自在起来……
过了青玉桥,静漪在家门口下了车。回身谢过史全,吩咐他早些回司令部复命。等史全带着人离开,静漪还站在门前。
沙尘随着大风刮得她得眯着眼睛才不至什么都看不清。
眼睛许是进了沙砾,有点疼,她只好拿帕子遮了前额。
门上有仆人赶紧来送了油纸伞,秋薇替她遮了,进了大门待要往里走,听见车响,她们略一住,车停了,下车的是姑奶奶陶因润和陶因清。静漪又回转来问安。
陶因润姐妹看她眼睛鼻子都红红的,都诧异得很。
陶因润还没开口,陶因清先问道:“静漪啊,我可听说你预备好了出洋读书了,这事儿确实么?”
静漪正低头走着,听见姑奶奶问话,她抬眼看了她。
陶因清眼中有点不以为然的神气,这神气刺的她胸口那点不自在扩大了些,她轻声说:“确实呢,姑奶奶。牧之应了我了。”
陶骧带兵进疆之后,静漪终于将预备去德国念书的事写信禀明父母。此事在程家遭到了更强烈的反对。静漪常想,若不是因为此地遥远,嫡母杜氏甚至能亲自上门来劝阻她成行……经过月余书信往来,在她将陶骧留下的信寄出之后不久,父亲终于松了口。父亲的允许让嫡母不得不让步。静漪知道并不是她的抗争真起了什么作用,陶骧写给父母亲和三哥的信才是至关重要的。
到了四月里,尔宜婚事的筹备一日日更似紧锣密鼓,静漪的生日也近了。过了生日,她也就该开始准备出国了。只是陶骧进疆后打了两场漂亮的战役后便陷入泥潭一般步履维艰,连日的战报都是败绩,一应的喜庆热闹都成了不合时宜,人人笑容里都隐隐含着担忧,总不能十分畅快。
静漪尤其如此。
留洋事成、生辰临近,都不能令她愉快些。
在她生辰前两日,陶尔安同许雅媚一道自南京返回兰州,家里终于添了几分热闹。
静漪生日这天,雅媚早早就起来,亲手做了碗寿面,带瑟瑟来琅园拜寿。
陶老夫人和陶夫人为静漪生日,头一天就准了她今日只管自由活动。也因了她要出洋,陶老夫人拿主意,决定给她好好庆一庆生日,晚上在家里小宴一番。
静漪正在书房里看前一日的报纸,雅媚带着瑟瑟来,瑟瑟还真的给她依照古礼磕头。静漪忙把瑟瑟扶起来,同她们母女说了会儿话,一起吃了面。
吃过寿面,雅媚和静漪带着瑟瑟在一处聊天。雅媚比旁人更觉舍不得静漪,未免唏嘘着问她:“真决定要去了吗?”
这问题,雅媚自从回来,每日必有一问。仿佛再问一遍,她就会得到不同答案似的。
静漪回回听了都觉心酸,这会儿又勉强笑道:“二嫂,你看我好不容易下了决心的份儿上,就别动摇军心了好么?”
雅媚望了她,叹口气道:“早也料不到会这样。别怪母亲她们想不通,就是我也想不到老七竟果然会同意你走。连我在那么远的地方,都知道家里商议给老七讨小的事儿……”
雅媚拍拍瑟瑟的小屁股,让瑟瑟去跟白狮玩去。
瑟瑟一走开,雅媚继续道:“这两年老七偶尔去南京,我也让御之试探过他的口风。老七的心思没在这上头的。可是你一走,你让他如何是好?他身边总要有人。难不成,你也让他请上一两位英文女秘书?”
“二嫂……”静漪看了雅媚,雅媚言之切切,是真为她着想的。
“我是知道你的,也难十分地劝你,就盼着你能回心转意罢了。你是聪明人,不要我多讲的。”雅媚也怕将话说拧了,见静漪出神,拍拍她的手。听着下面站着的虎妞儿说“大少奶奶带麒麟少爷来了”,雅媚看了静漪,“大嫂来了,高兴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