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渐行渐远的帆 (三)
陶骧忽然放开了静漪,道:“囡囡在哭。”
静漪听着,外头的蝉噪都消退了似的,囡囡的哭声十分清晰。她忙起身,拢了下乱掉的头发。她心一慌,惦记着女儿,几乎是跑着出去,开门时回头看了陶骧一眼——他靠在床头,烟是取过来一支,还没点上,见她站下,他的目光飘过来……静漪闪身出了门。
上楼时,她仍觉得陶骧的目光紧紧绕在她身上,不禁激灵灵打了个寒战。
囡囡百日之后,仍在末伏,天气热得令人难耐。
这日,程静漪在安斯阁陪着陶因泽等任秀芳来。
任秀芳平常都来得早,此时过了约定时间足足半个钟头了,她还没到。
静漪坐在窗边与陶因泽聊着天,看看时间。
“回去吧,不会有什么事的。任大夫来看了,说了什么,我让人同你讲去。”陶因泽轻声说。
她这两日身子不爽。昨日在静漪那里看囡囡,不过随意吃了点东西,回来就上吐下泻。静漪疑心不只是中暑,她却不觉得什么,不肯让大夫来瞧。静漪担心她的身体,坚持请任大夫来一趟。
“囡囡饿了自有奶妈和张妈照顾,我离开一会儿是不要紧的。”静漪听到外面有说话声,忙往外看。月儿说不是任大夫,是老姑太太和二少奶奶。她仔细一看果然是她们,低声道:“任医生今天怎么回事?”
陶因泽看看静漪。不过是比约定时间晚了点儿而已,静漪显得有点急躁。她默默地叹口气。静漪自从生了女儿之后,精神便总绷得紧紧的。陶老夫人都特意嘱咐大伙儿格外关心静漪些,她轻易也不去说些会让静漪紧张的话。可这几天稍有点动静,静漪便若惊弓之鸟,也有点过了。她纳罕,待仔细看静漪,静漪又发觉,只作无事的样子。
“定是有旁的事耽搁了。”陶因泽想抽烟。她刚拿起水烟袋,静漪便过来拿走了,不让她抽。陶因清她们进来,正看到陶因泽无奈的样子,先就笑了起来。
雅媚点着静漪道:“也就是你,敢跟姑奶奶这样。奶奶刚刚问起,不知道任大夫来过没有,我就同姑奶奶一起过来看看。怎么这会儿还没来?摇电话去催一催吧?”
“任大夫来了。”宋妈在门口看到任秀芳出现在桥头,忙说。
“城里戒严,许是路上不好走。”陶因清轻声道。她坐到南面长榻上。说这话时,看了静漪。静漪听到戒严两个字,眉一皱,正巧看到陶因清望向她,不禁怔了怔。
“好像是在查什么,这几天街上全是军警。”陶因润说着也皱了眉头,“前儿去进香,明明认出是咱家的车牌,还要查。真让人心烦。等我见了骧哥儿,可得好好派派他的不是。打仗打仗,输赢都常有的事儿,至于这样么!”
“骧哥儿可也有几日没回来了。”陶因清说。
雅媚看了静漪一眼。静漪转开脸,望着外头。任秀芳走近了。
“仗打得不顺利,在城内能折腾出什么?”陶因润轻声道。
已经能听到任秀芳在同宋妈说话了,陶因泽轻轻咳了一声。屋子里静下来。静漪站在最外头,任秀芳一进来,先和她点了点头,才说:“老姑太太,真对不住。先是有两个急诊,出来便稍晚些,过来的路上又被关卡堵得紧,这会儿才到。”
“不妨事。”陶因泽微笑道,请她坐了。
“让您老等,到底不好。”任秀芳再次道歉,也顾不得坐,就来替陶因泽检查。
陶因泽问道:“外头这两日不太平么?”
“风传军医院收治的战俘里,有几个高级军官,伤愈后逃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许是以讹传讹,不过瞧着倒的确像是在搜捕什么人。”任秀芳说。
她替陶因泽检查完毕,的确是轻微中暑,细细叮嘱一番,开了药。因赶着回去照顾医院里的病人,也就早些离开了。
她走后,在安斯阁里的各位颇沉默了一会儿。
静漪被这沉默压得有些难过。雅媚坐在她身旁,低声道:“才跑了几个战俘而已,不会有什么乱子的。”
“战俘的待遇这么好,还要逃跑生事,程之忱的手下,真跟他一般的没良心。”陶因清冷冰冰地说。
“好啦,这些事,听听便罢了。”陶因泽服了药,皱眉。
“可不光是这个。有消息说马仲成部前日夜间遭到突袭,逄敦煌增援,栖云营投入大半,损失仍然惨重。好歹从河西撤到河东,又被王大胡子追击,眼下还不知道怎么样。听说是有人泄露了机密……这若是真的,揪出这个人来,不五马分尸不足以泄恨。”陶因清咬牙切齿地说着,将手中的帕子撕来扯去,仿佛这帕子就是那内奸。
静漪托了托眼镜。
陶因清的手势激烈得很,让她眼前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