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5页)
他笨拙地试着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消化生活中遇到的事,试图不再像从前一样浑浑噩噩。
那个过程里,他很痛苦,又很平静。
——
他说:只有他认为你比他强的时候,你对他的好才会让他重视,反过来,你对他的好就会被他当成理所应当。
这,或许是吃过聪明果的人们的法则。
但我没吃过聪明果,不考虑那些法则,我想做的只有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以后再也不跟他们玩了。”
——
写完长长两页纸,他又开始翻账本。
昨晚的针灸和推拿花掉一千五,他把这笔钱记在自己账上。
但那背后的东西,叶满明白,那是韩竞看到因为崩溃极度痛苦的自己后尽最大可能,在让他舒服、又不会感觉到被强迫的情况下,治愈他。
叶满切到了视频软件后台,找吕达的账号。
他以为会很容易,但是后来里有大量的留言,打开界面,就像过载的信箱爆炸一样涌了出来。
他往下翻了一会儿,找到吕达回关。
顺手点进他的主页,都是一些他之前在丽江唱歌的视频,最新一条,他看到了自己。
是几张过生日那晚所有人的合照、叶满切蛋糕的照片,还有一张,是两个人的同框照片。
叶满在说话,吕达笑着看他,很平常的一幕,被捕捉到了,看起来很有故事画面。
叶满喜欢这张,保存下来,又因为不善言辞,小心翼翼在吕达的评论区评论了三朵玫瑰花,看起来比人机还人机。
他的粉丝有三十三万了。
这里面记录很杂,有他旅行一路上发生过的事、各种各样的风景照、旅途视频vlog,还有自己的心路历程,有自己个人信息背景和其他人信息背景的,他都遮掉了。
这些视频都没露脸,但有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他喜欢这种记录的风格,用类似电影那样的滤镜和剪辑,笔直的公路一直向前,整体偏静、偏文艺。
这种的视频他有很多还没发出,没什么故事内容,只是在赶路,但好像这种很受喜欢,最低几千,最多几十万赞。
最多的那一条过九十万赞,是他在越南的视频。
他点开那条视频,评论区最高赞只有一句话——他们在树屋里永远地在一起了。
叶满心里泛起一阵酸楚,好像又回到了去越南的日子,回复:“这是离开前他送给我的向日葵,祝你们今天开心。”
他把向日葵照片发到下面,这是像人机一样一直默不作声更新的叶满第一次回应。
他准备退出视频软件,无意间瞥见私信消息里的一条信息。
点进去看,那是个做户外用品的pr,想要找他推广广告。
叶满抿唇看了会儿,把草稿箱里那条视频发了出去。
贵州,大雾,他和韩竞修车时遇见的大车司机。
那张寻人启事被他好好保存在文件夹里,现在被放在网络上。
有人找他打广告,那就是有很多人看这个账号。
这是他第一次做这种事,视频发出那一刻他好像有那么一瞬间看到了谭英的背影,形单影只,仍坚持着。他一直跟着她,也被影响着。
视频大概一分多钟,讲了叶满想说的话,最后的结尾,他用柔软宁静的音色说:“感谢你们,请将这条视频扩散出去。我知道您还在路上,但下次,请休息好再出发。”
他随手弄的这个账号好像越来越多被看到,在短短时间内收到许多评论。
一颗颗被点亮的星星,像冬日璀璨的星空,十一月中,北方已经有地方降雪,天气寒冷。
为了各种缘由上路的人们去往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城市旷野。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无限拉进了地域之间的距离,在广州落下的一滴雨,飘到可可西里,变成轻盈的冰花,轻轻落下。
堵在路上的人们,会用等路通畅的无聊时间里打开短视频,缤纷多彩的世界映入眼睛里。
任何人发的消息都可能被看到,就算看到的人很少很少,星灯被一双双手点亮点亮……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谭英,她就是这样的人。
外面的艳阳高照转瞬消失,广州初冬的雨落了下来,有些潮凉。
叶满关掉界面,合上电脑,吕达给他发了微信消息。
吕达说:“小叶,你的账号已经可以变现了。”
叶满慢慢打字:“我做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