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4/4页)
连笑荷到了年纪,因她一副好性格,被一户富商赎了做侧室,算是姐妹中结果不错的。
多年后双文再与连笑荷相见,只见连笑荷依旧是一副笑脸迎人的模样,头上身上,都颇为光鲜,身后还跟着两个小丫鬟,想来日子过得不错,然而眉梢眼角,已经多出了细细的笑纹,颇有些老态。
可见连笑荷在那富户家中的生涯也未必是一派尽如人意,但是按照连笑荷的个性,这种生活想必她也能安安稳稳地过下去的。
见了双文,连笑荷唏嘘不已,说她多少年没有见到昔日的姐妹了。随后连笑荷又望着头垂双鬟的双文吃惊不已,问:“你如何还是未嫁之身?听说你在,你在……哪一府来着?”
这时福丫不知从何处跳了出来,虎着脸道:“我们双文姐在府里可神气了,你可不能小瞧了她!”
连笑荷吃惊不已,随即又惯例浮上灿烂的笑容,点着头道:“我知道了,知道了!梅姑娘做个有头有脸的大管事,可不比随随便便嫁个小厮差!”
两人闲谈几句,连笑荷命人去柜台取了她订的东西,再向双文告辞,临去时免不了避过福丫,小声嘱咐:“女人家呀,花期短暂,寻个妥当的归宿是正经。”
双文低下头谢了对方的好意,连笑荷却轻轻拍拍她的手背,道:“昔日姐妹,有什么好客气的?”
“我只是觉得你可惜,当年你父好端端的一介画师,又怎生落到获罪抄家这一步的?”
连笑荷一向笑容可掬,但双文却觉得最后一句就像是刀子戳中了她的心似的,还剜了又剜,让她心里痛到十分。
谁不是好人家的女孩儿,父亲又只是一介寻常宫廷画师,又何至于犯下滔天大罪,自己命丧黄泉不说,还害得妻女一同被发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去。
世人都说,年幼时经过富贵,这一辈子就都忘怀不了。梅家只是小户,可是双文幼时所经过那样安宁和乐的生活,一样牢牢地烙印在她脑海里,她从未有片刻遗忘。
如果父亲不犯事,哪怕是晚那么一点点,让她多享受片刻的父母亲情,多过一天那常人过的岁月也好呀……
一时连笑荷走了,福丫挑完了东西,双文也不管,统统叫人包了,提在手上,拉着福丫就要回府去。谁知半路上被人叫住:“咦……这不是荣府里的双文姑娘吗?”
这是相熟的书画行掌柜,双文便驻足。
“近日新得了一幅您指名要的画,原本想请李青松小爷给您捎去的。但您今日来了,就请您移步看一下。”
双文早先将父亲的姓名字号写给了李青松,请他帮忙去市面上寻一些父亲的遗作。双文这么做也并非为了假公济私,而是想尽一份做人子女的本分。且她的父亲梅若鸿工于工笔楼台与人物,贾放当初确实吩咐了,要在暖香坞里多放置一些这样的画作的。
很快,这幅重见天日的画作在双文面前展开,只见是一副工笔仕女图,画中人物是明妃,也就是王昭君。美人图旁侧还题着一首诗,双文也读过,是王荆公的《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①……”
双文看到这里,突然抬起头,将书画行的掌柜吓了一跳。
“双文姑娘,您怎么啦?”
双文摇摇头:“没什么。”
她心里却有个声音在喊: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枉杀了毛延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