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肩(第7/7页)

时间有改变她的,她的身量也匀称婀娜,她的面容更沉静美丽,只是为什么,就是忘不了,忘不了,时间一点也帮不了她啊。

16

没人知道,她是如何一下子就清楚爽利了。

上三楼五官科找姚,病人多,她穿着白衣长褂静静倚着门。

看姚冷峻地忙着,这么近却这么远,这么熟又这么生,如果不用心,也许可以跟他过些平常的生活,可是……

姚起身走近她:“有事?”

她简短地说:“我不想结婚了。”

姚医生素知韩煦的特立独行,但也情急问道:“你看我证明都开了,这又是为什么?”

“我想考研,考中大。”

“你想去中山医进修是吧,可以啊,结了婚也可以啊。”

“不是中山医,我要考环境地理资源专业,中大的。”

“你不是说真的吧,换专业可不是说换就换的。”

“对,所以我打算辞职,在家复习一年。”

“你一时冲动是吧,你想想清楚。”

韩煦低头喃喃自语:“不想了,想了八年了。”

她突然很心急,年华是一倏忽的事,生命是一倏忽的事,只怕来不及。

她必须解决那个箱子,必须面对那些痛,否则她这辈子,都别想轻松地忘却,都别想宁静地活着。

她要明明白白证明,给他看,她能,她没有撒谎,尽管已经晚点。

还有,最要紧的,她还不曾告诉他,她曾经爱他,她一直爱。

怎么能不让他知道?

来得及吗,你看,一眨眼地,青春就快剩个尾巴了。

宋教授给她开书目和课表,韩煦接过来看了一会儿,问:“宋教授,江肖明教授不上我们的课吗?”

宋教授看她:“咦,你知道江教授?”

“我以前在图书馆里看过一本《环境地理学》,是他写的。”

“那本书很旧了吧。”

“好像是1996年1月的。”

“那就是了,当年他还送我们一本呢,我那时还是他的研究生。”宋教授不由嗟叹起,“可惜那也是他最后一本书了。”

“哦?”

“1996年暑假,他带了一个研究生去河南鲁山,‘7·14’矿难你知道不?死了20多个人,他们俩刚好也在下面——”

1996年,7月14日,河南鲁山,7月14日,1996年。

韩煦飞快地计算着,手脚冰凉冰凉。

“那个研究生,也在里面,不会吧,不会吧。”

“最可惜就是他了,那么年轻,海丰人,长得很帅,很有才华,好像连恋爱都没谈过呢。”

韩煦头昏昏沉沉的,心里乱极躁极悲极。

“他的论文还得过奖,在年会上宣读过,呐,我找给你看看。”宋教授在书架上翻到一本论文集,指给她看,“这观点、这思路,真是真是,唉,太可惜了。”

韩煦低下头来,那个名字,那个名字,瞬间模糊了,啪地,一大颗眼泪掉下来,洇湿了,那两个字。

毕盛。

17

又下雨了。

湿云如梦,尘粉似的雨。韩煦脚马不停蹄地走,心马不停蹄地疼。

7月11日,7月14日,7月28日。

她突然狠狠地咬紧嘴唇。

也就是说,他走的时候,还没有看到她的信,还不知道她是在骗他。

也就是说,他直到最后一刻,还相信她会考出好成绩,9月里就会在中大相见。

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机会看信,根本没有机会生气或者原谅。

他早就不在这里了,他早就没了,而这么多年,她一无所知。

她哪里会想到,她骗他,真的骗了一辈子。

该如何,让他知道,她爱他。

却原来,年华是一倏忽的事,生命是一倏忽的事,真的来不及。

再也来不及。

雨下大了。

孙中山青铜雕像前,韩煦拿着相机央求一个打伞的女孩。

“请你,请你,帮我照张相。”

“可是下这么大的雨。”

“帮我照张相吧,照张吧……”雨打湿了她的头发衣服,她脸上都是水,“照一张吧,很快的,很快的。”

女孩当她是个狂热的旅游者,只好夹着伞端起相机。

韩煦坐在那片草地上,微笑,雨水打湿那微笑,她不断地眨眼,还是微笑。

雨越下越大,女孩看看镜头,再看看镜头。

只看到茫茫的雨,只看到茫茫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