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2页)

安夏对他们的劝告报之以笑容,对于不知道怎么利用搜索引擎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看起来很厉害。

但赚不到钱的东西,已经知道它的商业价值,就不会让它白白放在公司里烧钱。

就连公司内部,也对王灿和乔纳森的项目抱有怀疑。

特别是王灿的性格,确实太卷……卷得跟美剧里那些悠闲的中产人士大相径庭。

他不仅卷自己,还卷别人,整个项目组都要陪他一起卷。

刚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从美国回来的人挺好,颇有我国艰苦奋斗的精神,卷着卷着,就卷不动了。

安夏从李俏那里得到对王灿的反馈,说此人实在跋扈,经常快下班的时候,突然要一个东西,而且是马上就要。

由于没到下班时间,别人也不好拒绝,接了活的人。如果没交活就到点下班,王灿会在晚上十一点在鸿雁上问今天布置的工作什么时候交?

怎么工作没做完就下班了。

大家对他的控诉已经上升到了资本家控制工人的高度,把他比做《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

大有他要是不滚,我们就一起走的意思。

安夏看着这些反馈,揉着额角,这个王灿,莫不是从阿里或是字节穿越来的奋斗狂魔……

她把王灿叫过来谈话:“DAVID,其实这个项目,它没有太着急。当然,能早点做完这个想法是好的,不过呢,员工的工作是按工时支付,而不是按项目支付,你能理解吧?”

王灿完全没有给她这个总经理面子:“那收入为什么不能转成项目制?”

“既然你已经认同这个项目的重要性,那就应该在其他国外大公司没有注意到它的价值的时候,先一步将项目落地。

现在国外没有公司做,是因为暂时还没有发现它的价值,等IBM、甲骨文这些研发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始参与竞争之后,紫金有多少胜算?

一步迟,步步迟,安总,你也不想明明比别人早开发,却最后被排挤到后面去了吧?”

可恶,他说的好有道理。

安夏决定拿他的项目来做试点,首推项目责任制。

以整个项目的完成度做为薪酬发放的条件,跟装修合同似的,一个柜子做一天跟做一百天支付的价格一样。

在项目没有做完的时候,每月发放的是基本工资。

王灿也不是信手瞎定项目计划,他对项目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精确的时间预估。

从数据上看,如果能按时完成工作节点,在单位时间内拿到的钱会比现行的工资制度多。

人事部在全公司范围通告此事,项目组里现有的人可以离开。如果他们离开了,其他项目组的人如果合适的话,可以进去。

在每一个时代,都有缺钱的人,他们愿意用时间去换钱。

原本最招人烦的搜索引擎项目组一下子成了香饽饽,整个项目组里只有一个人因为需要照顾家庭而离开。

转头就有十几个人想办法托人递话,表示想加入。

最终留下的人,都已经有了疯狂加班的觉悟,甚至不加班,他们还不开心,他们都憋着一股劲,想尽快推进项目,赶紧完成,赶紧验收,赶紧上线,赶紧拿钱。

第一个版本在测试时,遇到了与乔纳森相同的问题:数据太多,已经对服务器产生了影响。

云服务器项目组,迎来了内部客户。

亲兄弟明算账,云服务器项目组的老大跟王灿一点没客气,抠抠搜搜,就打了个八折。

虽然紫金公司的项目组之间的关系一向如此,不过一般是已经立项的成熟项目组之间这么搞,付钱的时候,并不会有太肉疼的感觉,因为收入和成本都是可以预测的。

对于一个还没有上线,所有人都觉得它注定是一个赔钱货的项目。

只打了个八折,这让搜索引擎项目组的成员们感到压力很大。

从现在的情况看,数据只会越来越多,不租用云服务器,自己买的话,买的速度可能追不上消耗的速度。

可是,租……看着租金,全组成员都沉默了。

“要不……咱们找安总说说?都是她的项目,咱们能做成,对她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她应该能帮咱们砍砍价吧?”

“嗯……”

安夏收到了两封邮件:

一方强烈要求打折,另一方就是不肯打折。

双方摆事实讲道理。

一方说公司其他部门应该支持新项目。

另一方说以后新项目多呢,都打折,岂不坏了规矩,而且现在打折,对以前已经立项的项目组岂不是不公平,要打折都打折。

还有,如果现在打折,那么年初定的盈利计划也得做调整,不能都打折了,还要求他们完成年初的计划。

他们最后都谦卑的表示:“您说了算!”

安夏现在有一种感觉,就是古代皇帝看着后宫争宠闹腾时的头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