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专案组(第3/5页)

“可不是?听说组长还是那个小姑娘。”

姜凌只有21岁,再严肃也依旧面庞显得稚嫩,难免在这个男性为主、经验为王的团队里被轻视。

不过她身形纤瘦修长,穿上一身笔挺警服,尽显英武飒爽之姿,再加上重活一世的沉稳与气度,目光到处,那些议论声小了许多。

碰头会开始。

雷骁简要介绍了专案组成员。

蒋沉舟汇报作战计划。

第一周,集中力量摸清魅影迪厅的组织架构,理清成员关系、活动规律;

第二周,监控张元强等人的通讯工具,派便衣打入迪厅内部;

第三周,制定详细抓捕方案,安排各小组任务;

第四周,全面收购,搜查□□地点,缴获毒品。

目前,第一周计划已经顺利开展,在今天的碰头会议之前,专案组已经开过会,部署了分组调查的任务,雷骁与蒋沉舟根本没想起来叫姜凌。

这一次碰头会议因为是钟局主持,姜凌才有幸参加。

姜凌很珍惜这次机会,从钟局那里回来之后她也没闲着,和小组成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

越调查走访,她越是心惊。

这个以张元强为首的涉毒犯罪团伙,比她想象中更为狡猾。

今天来参会,姜凌给小组成员都布置了任务。

周伟负责记录,一定要将专案组近期的调查成果都详细记录下来,以便事后对比。市局的调查手段多、调查范围广,收获绝对不少。

刘浩然负责观察,观察在场每个人的反应,将他们的名字、职位、性格都记录下来,这样便于进一步合作。

至于李振良,当然是与姜凌相互配合,努力表现,争取在专案组拥有一席话语权。

因此,当进入到这个会议室,面对泱泱人群之时,四人小组个个精神抖擞,以作战之姿面对十几张陌生的面孔。

会议继续。

雷骁组负责对鬼影迪厅进行调查,派便衣晚上进入迪厅了解情况,已经基本摸清了迪厅的营业规模、经营内容等,但当便衣搓着手想找点乐子时,服务员却一脸正气:“先生,我们这里是正经娱乐场所,没你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雷骁总结说:“他们应该有一套熟人引荐机制,对生面孔不露半点口风。另外,迪厅老板张元强名下有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一辆货车,每隔一周会往岳州跑一趟。”

蒋沉舟负责对陈暮、张元强的家庭关系进行摸排。

他陈述完小组完成的主要内容后做了总结:“陈暮是独生子,父亲陈志钢在技术科任副科长,陈志钢风评不错,爱岗敬业、技术能力强、家庭责任感很强,目前没有发现他们一家人与张元强有接触。”

“至于张元强,他是化工厂子弟,父母亲已经病逝,由姑姑抚养长大。中专毕业之后到南方闯荡,赚了点钱回晏市做生意,先是开了家卡拉OK厅,越做越好,又开了这家魅影迪厅。”

说到这里,蒋沉舟看向姜凌:“小姜,你在审讯陈暮后,提出他俩关系很好,陈暮是听张元强吩咐办事。可是据我们调查,他们并没有见过面,平时也没什么交集。至于张元强指使陈暮有意接近应玉华,打探警方动态,还想拉父亲下水制毒这些,都是你的猜测吧?我们目前没有发现相关证据。”

雷骁添了一句:“对,一切要从事实出发,不能光靠猜测来破案。”

突然两箭射来,不回敬一下绝对不是姜凌的风格。

姜凌欠了欠身,眸光沉静:“蒋队,没有掌握相关证据,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她又看向雷骁:“雷队,我的结论并非猜测,而是合理推断。”

底下的窃窃私语声突然大了起来。

“妈呀,敢同时喷蒋队和雷队,真是个人才。”

“啧啧,初生牛犊不畏虎啊。”

“嘘……别说了别说了,蒋队、雷队的脸都变黑了。”

蒋沉舟有些愠怒。

姜凌出具的审讯记录、笔迹鉴定结果蒋沉舟认真看过,姜凌推断魅影迪厅是陈暮第一次吸毒的地点,很有巧思,这一点蒋沉舟是认可的。

但是,姜凌后面说的那些话就太武断了。

——张元强指使陈暮接近应玉华,想通过应玉华了解警方动向。

——张元强让陈暮劝父亲利用自己的技术、化工厂的原材料,研制新型毒品。

完全没有逻辑嘛。

一个开迪厅的大老板、毒贩头目,怎么可能和一个电器维修工、吸毒者关系这么铁?这完全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托付给兄弟的架势啊。

从审讯记录来看,这个结论是姜凌在看到陈暮毒瘾发作后直接说出来的,陈暮全程否认,不能当作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