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徐大爷(第2/5页)
小区建设时间长,不少政法系统的老住户迁走,剩下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做生意的小贩、年轻租户。人员混杂,管理不善,使得老旧社区问题很突出。
电线乱拉,在楼道里、楼栋外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再加上电表外置、电路老化,造成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
住户私搭乱建严重,侵占公共空间;
道路年久失修,前不久下的雨,到现在还有多处渍水路段,尤其是北面地势较低的路段更为严重,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一股沤烂了的臭味更是飘散在整个小区上空,也难怪徐大爷冲街道办的同志发脾气。
“排期?排到猴年马月去!”
徐大爷一听到王德阳说什么等市政那边排期,脾气更大了。他猛地跺了一下脚,指着路面积水的沟沟洼洼,声音洪亮无比:“看看!看看这污水横流的鬼样子,苍蝇蚊子乱飞,这是人住的地方吗?对面就是公安局,你们让公安局的同志怎么看我们平安里?丢人啊,简直是丢我们整个晏市的人!”
“老徐,老徐,算了算了。”一个温和、带着点无奈的声音在旁边劝解。
说话的是另一位老人,身形比徐大爷略胖些,穿着普通的灰色汗衫和宽大的蓝布裤子,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他头发也白了,但因为生着一张圆圆脸,面相显得很和善。
他伸手去拉徐大爷的胳膊,试图让他冷静:“老王他们也尽力了,这大热天的,别气坏了身子。走,上我家,我那还有点好茶叶,消消火。”
姜凌的目光落在这位劝架的老人脸上。
很普通的一位老伯,有着那个年代老年人常见的、被岁月磨平棱角的温和气质。今早在楼下早餐摊见过一次,当时被大家称为“刘婶”的老板娘招呼他坐下,说等下将豆浆油条送过去。
是人就会有好奇心。
姜凌第一次见到社区干部被一个老头骂得狗血淋头,不由得好奇地看向徐大爷。
但就在这一瞥之间,姜凌的心头莫名地动了一下。
眼熟。
一种模糊的、难以捕捉的熟悉感掠过心头。不是具体的五官轮廓,更像是一种感觉,一种遥远的、几乎被遗忘的印象。
姜凌其实有点害怕这种眼熟感。
因为目前并没有触动脑海里犯罪档案的记忆,因此她没办法确定,这个徐大爷是她曾经见过的某位故人,还是监狱里、档案里见过的某人。
姜凌蹙起眉头,努力在记忆的尘埃里翻找。
是在哪里见过吗?生活中?报纸上?电视里?还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她几乎遗忘的场合?
但刚刚审讯太耗心力,姜凌的大脑很疲惫,没办法像往常一样集中注意力。
她抬眼看向自家三楼客厅阳台,那里晾着几件衣服,还摆着刚种上的一盆花,很有生活气息。
姜凌绕过看热闹的人群,直接回家去。
身后的争执还在继续。
“刘老头你别拉我!”徐大爷猛地甩开刘大爷的手,力气大得让刘大爷一个趔趄,“你总是这样和稀泥。原则问题能含糊吗?连个排水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徐大爷的愤怒里夹杂着一种近乎悲凉的失望,目光扫过围观的几个探头探脑的邻居:“你们只知道看热闹,也和我一起抗争啊!这个时候不反应问题,不为自己的利益争取,当缩头乌龟,有意思吗?”
看热闹的人莫名被点名,都有点不高兴。
“喂,徐大爷你干嘛见人就咬啊?”
“难道要我们和你一样,指着社区干部的鼻子骂?骂人要是能解决问题,我们天天组队到居委会去骂好了。”
“修路要钱、管道更新也要钱,估计政府也是没有钱嘛。你还吹自己是老革命呢,老革命就这点思想觉悟?”
徐大爷见无人支持自己,只得狠狠瞪了王德阳一眼,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夕阳在他身后拉出一条长长的、固执的影子。
被他甩开的刘大爷倒也不生气,苦笑着摇摇头,朝王德阳歉意地笑了笑,又朝着徐大爷离去的方向叹了口气,这才慢悠悠地摇着蒲扇,踱步离开了。
围观的人群见主角走了,也低声议论着散去。
王德阳擦了擦额头的汗,骑上自行车走了。
姜凌一推开家门,便闻到厨房里飘过来的饭菜香。
吸了吸鼻子,似乎是辣椒炒肉的香味。
“妈!”
姜凌唤了一声。
厨房里传来肖文娟温柔的声音:“诶,凌凌回来了?茶几上有绿豆汤,赶紧喝点,去去暑气。”
姜凌进屋,换了双红色塑料拖鞋,拿着桅子花走进厨房。
肖文娟正在炒菜,满头是汗,厨房里有的是排气扇,除油烟效果一般,辣椒炝锅的味道很重。看到姜凌进来,她忙说:“凌凌在外面呆着吧,这里太炝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