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劝说袁绍(第2/3页)

帐中的袁绍亦坐不住,起身来到帐外。

“未想营中竟出了这等变故,险些伤到来使。”

虽然刚才的事只是意外,但有袁绍故意晾他们的前提在,袁绍怕自己再不表态,明日就要传出他谋杀曹操使者的谣言了。

袁绍回想刚才的事,心中还有些后怕。

插在主帐门口的牙门旗代表着主帅仪仗,比一般的营门旗更高、更大。

他们袁营的牙门旗讲究排场,至少有近百斤,要是被这旗砸中脑壳,那……

后怕之余,袁绍忍不住将目光瞄向戏志才。

近百斤的大旗,至少要两个士兵搭手才能任意抬动,这人不但单手挡下,甚至随意地把整根门旗连根抬起……

袁绍心中既谨慎,又凝重。

他先是向顾至表达了歉意,而后转向戏志才,并手一揖:“想来这位便是顾使者了。”

顾至神色微变。

莫非袁绍知道戏志才就是“顾彦”?

听到“顾使者”三个字,戏志才眸光微动,看向袁绍的眼中多了一分警惕:

“袁公何出此言?”

袁绍并未察觉两人的异色,径直道:

“长史曾在我面前夸赞顾使的本领。顾使不仅眼力独绝,能探到我营的辎重,还有一身神力。今日一见,袁某佩服,真乃‘英雄出少年’。”

不远处的郭嘉听完这段长篇大论,欲言又止。

有没有一种可能,长史口中的顾姓使者,其实是刚刚差点被砸的那一位?

戏志才眼中的警惕化作云烟而散:

“袁公玩笑。在下姓戏,单名焕。顾郎乃是我身边的这一位。”

袁绍默然,强撑的笑脸再也挂不住了。

能在他营中乱跑乱探,身手必然了得。

怎么这身手了得的人,和力大无穷的使者还不是同一个?

曹孟德他究竟拉拢了几个异才?

憋着一股气,袁绍请三人入帐,命人送来酒水压惊。

“三位的来意,我已知晓。”

因为方才的事,袁绍已没了拐弯抹角的打算,他总归要给曹操,给曹操派来的人一个答复,

“孟德想与吕布结盟,不过是为了灭杀陶谦。既如此,待我占领青州,大可继续出兵,帮孟德征讨陶谦。有我的襄助,孟德还怕拿不下徐州?”

按照袁绍的意思,反正是青州、兖州两个势力包抄围攻陶谦,那么就干脆把吕布从青州踢掉,让袁绍入主青州。这样一来,对曹操的谋算不会有任何影响,同样可以完成剿杀陶谦的计划。

顾至看向对面坐着的荀谌。荀谌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像是在走神,又像是对袁绍的说辞没有任何想法。

好似察觉到顾至的目光,荀谌抬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来自荀谌的凝视不带任何恶意,却夹着几分审视,藏着几分难以形容的探究。

这道探究的视线让顾至如芒在背,仿佛误入某个面试考官的办公室,正在被考官由上到下、由外而内地全方位评估。

顾至不由避开这道视线,转向郭嘉与戏志才。

袁绍刚才说的那段话,乍一听有些道理,却经不起深究。

先不说曹操的态度。就袁绍打吕布这件事,对于如今的曹营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

袁绍是曹操的盟友,却也是他的竞争对手。

假若袁绍的势力扩张得太快,这对曹操而言并不算一件好事。

何况,袁绍拿下青州,这可不是游戏里动动鼠标的事,得真枪真刀,劳心费力地打。

等袁绍打败吕布,他能有多少余力再去征讨陶谦?不得休养、安定个数年?

以郭嘉与戏志才的谋算,他能想到的,他们不可能想不到。

这事就根本不需要请示曹操,他们不可能同意袁绍的这个“好提议”。

“袁公所言有理,”

戏志才先是不走心地应和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只是主公与吕布有约在先,若背信弃义,怕是不妥。”

对于所谓的有约在先,袁绍甚是不以为然:

“进攻青州的是我袁本初,又不是孟德。若孟德怕落人口舌,那就假装出兵,在兖、青交界阻拦我一番,装作不敌便是。”

郭嘉正饮着卮中之酒,闻言,冁然轻笑:

“并州将领骁勇,吕奉先帐下有数员猛将。袁公若执意攻打青州,必会无功而返。”

这话听着刺耳,袁绍当即拉下脸,不悦地瞪着郭嘉:

“你敢咒孤?”

“言无粉饰,陈述事实,谈何‘咒’?”

袁绍已失了耐心,正要命令侍从送客,忽然,自进入营帐便一直保持沉默的顾至先一步站起,径直往门外走。

郭嘉在身后唤了一声,表演痕迹十足:

“唉,顾郎,你往哪儿去?虽然袁公一言不合就动了怒,但他不是不讲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