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随军(第2/3页)

这件事被曹操再次提起,顾至只得安定心神,故意做出一副惆怅的模样:

“也不知阿兄是去了蜀地还是吴地,竟如此难寻。”

曹操低声宽慰了几句,难得让顾至的良心痛了半秒。

不过,他提醒曹操关注贾诩、不要好色这两件是也算是正经的回报,这让短暂疼痛的良心又开始活蹦乱跳。

时间线缓缓推到十月,本该在公元197年发生的宛城之战,在这个世界以另一种形态发生,并且换了主角。

这一回,与曹操相战在南阳宛城的并不是降而复叛的张绣,而是因为郭汜的逼迫,不得不南下奔逃的李傕。

这位在小说中本就与曹操有着旧怨的反派人物,温县下毒事件的诱因,与曹操的大军,如同命运交汇一般,在南阳郡的宛城相遇。

顾至原本对领兵作战不感兴趣,只想留在后方啃啃美食,睡睡大觉,与居中持重、留守后方的荀彧来个十二时辰的相会。

然而,一听到曹昂也要随军出征,顾至没做过多的思考,当即改了主意,找曹操去申请随军的名额。

曹操一看到他积极就升起十二分的警惕:

“明远这回又是因为何事出征?若是想借此事讨要一整年的休沐,那可绝对不成。”

光是现在给顾至放假,他就已经顶着相当大的压力。

如果不是顾至的身体确实有些小毛病,并且这个毛病已经过医者的盖棺验证,建议他多做休养,不可过度劳累——顾至这热衷休沐的劲,绝对堵不住悠悠众口。

“主公且安心,这次我随军出行,全凭自愿,绝不会为此谋求私利。”

曹操凭着经验抓住话语的重点:“原来是为了出行。”

出行,本身就带着外出旅行、观光的意思。

他就说好端端的,顾至为何如此踊跃,原来是为了去南阳出游。

眼见曹操打消了怀疑,不再多问,达到目的的顾至也不再继续表演,以“多留一刻就是对自己不住”的心态快步撤离,回到住所。

踏入卧房,关上房门,顾至奔向正在案边看书的荀彧。

“文若——”

竹简倏然落地,发出脆响。

青竹屏风的绢面上透出两道交叠的黑影,随着烛光缓缓下落。

这是顾至难得失控的一回。

过了今晚,他会随军离开好几个月。

这还是他与文若熟识以来,第一次遇上这么久的分离。

可他不得不去。

不说曹昂助他良多,光是“必须救曹昂才能改变结局”这一强烈的直觉,就值得顾至为此冒一次险,为大公子保驾护航。

在经历一天一夜漫长的厮磨后,顾至总算打消了分别前的烦乱,坐上行军的车队。

他带着几分餍足坐上车,然而,所有的好心情,都在看到与他同车的那人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

这个浓眉大眼的主公,继把他推向天子的火坑后,又把他和毒士贾诩安排在一块。

贾诩安然而坐,瞧见顾至怪异的神色,面上露出一分了然:

“原是顾军师为我向曹公美言,诩还未谢过。”

“……贾军师。”顾至不好扭头就走,只得上了车,尽量平和地与贾诩打了一声招呼。

至于贾诩口中的道谢,他当然不会当真。不被这人惦记就不错了,别的可不敢想。

算上从前经历过的世界,顾至见过的聪明人不知凡几,可唯有刘协与贾诩这两个人,让他本能地感到坐立不安。

即使贾诩并没有太多与他攀谈的兴致,在短暂的寒暄后就倚靠着车栏,闭目养神,他也仍然心绪不宁。

放空的目光随意扫视,待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他当即朝对方挥手,亲切地呼唤。

“奉孝——”

这是他见到郭嘉最开心的一次,也是觉得对方最慈眉善目的一次。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顾至心中已经贴了个恐怖形容词的郭嘉缓步走近,瞥了眼面生的贾诩,将目光落在顾至的身上。

“明远这般热情,倒叫我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那就上来一坐。”

顾至拍了拍他与贾诩中间的空位,格外热情地邀请道。

素来聪敏的郭嘉已猜到顾至热情相邀的缘由,他无言地看了顾至一眼,表现出几分拒绝:

“主公已为我另外安排了宽敞的座位……”

顾至悄无声息地从包囊里取出一袋糕点与一壶美酒。后者正是荀攸不久前所酿,作为节礼送给他的好酒。

下方,刚刚出声婉拒的郭嘉,话才刚说到一半,脚就已经踏了上来。

默不作声等着郭嘉自行避退的贾诩:?

“不好意思,这位同侪,让一让,挪一挪贵臀。”

郭嘉硬是挤了上来,坐在他与顾至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