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人前人后(第2/2页)

“明远,你……”

他的神色极为凝肃,可出口的言语截断在最开始的三个字上,因为某些盘结的心思,没能顺利说出口。

“文若?”

荀彧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换了话题:“明远一会儿想吃什么?”

顾至知道荀彧刚才想问的并不是这个。可荀彧一向对他坦诚,有话直言,他实在想不明白荀彧忽然改变话锋的缘由。

“文若与我之间,何须顾忌?”

如果面前的是其他人,顾至不会盘根问底。可他眼前的是荀彧。

比起所谓的隐瞒,他更担心荀彧多想,独自把事情压在心里。再强大的人,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一旦糟糕的事积累得太多,总有一天会不堪重负。

“倘使那件事不方便在‘人前’说,那就待‘人后’的时候,文若再说予我听。”

荀彧本欲解释,听到这“人前”,“人后”之言,知道顾至在用方才的事打趣,指尖微动。

他还没有开口,一道熟悉又响亮的声嗓由远及近地传来,那道声嗓的主人正是郭嘉。

“方才见祢谏史在街上乱跳,口中嚷着‘那二人果然奇怪’,我就猜到你二人会在此处。”

“……”

郭嘉这句话的槽点太多,一时之间,顾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吐起。

最终,顾至挑了最离谱的那句。

“祢衡竟说我与文若奇怪?”

最奇怪的不应该是他祢衡吗?

“毕竟祢衡不懂风月之事,对你二人的相处感到稀奇,也无可怪责。”

类似的调侃,顾至已从郭嘉口中听过太多,早已免疫。

但他还是反击道:“若祢衡见了奉孝,必定会觉得奉孝才是最奇怪的那人——毕竟你总是,无处不在。”

郭嘉起先并没听懂顾至这句隐晦的埋汰,直到看到他与荀彧肩并着肩,像是要前往某处的模样,才回过味来。

“好啊,明远,你这是把我嫌弃上了?”

他哪有无处不在?不就是打扰了这两位眷侣的雅兴,觉得他碍眼么?

“好好好,既然嫌弃我——那我更要留下。”

因为郭嘉的强行加入,去食肆吃饭的队伍,从两人增加到了三人。

饭后,郭嘉硬是到荀彧与顾至的住所蹭了一顿酒。

等听完朝会上发生的事,郭嘉啧了两声,颇有些幸灾乐祸。

“这朝会如此热闹,闹得我也想去瞅一瞅,见见祢谏史的风采。”

这当然是戏言。

不说郭嘉是曹操个人的属臣,不能去上朝,就是能去,郭嘉也不愿意。

“话说回来,”郭嘉收了幸灾乐祸的心态,思忖道,

“若祢衡继续留下‘折磨’天子,以天子的脾性,应当不会容他。”

想着刘协在原著中的手段,顾至若有所思地开口:

“天子不至于因为言语的冒犯,而害了他的性命。”

刘协虽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心思,但他始终想做明君,从个人资质上说,也算是有着明君之资。

他不会像汉灵帝一样,任凭宦官作恶,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也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恣意妄为。

所以,他不会因为祢衡的放肆而害了对方的性命,充其量只是与原著中的曹操一样,把祢衡送人……嗯?

想到这,顾至思绪一顿。

曹操现在对祢衡接受良好,甚至今天还颇为欣赏祢衡的“直言”。

如果刘协真的受不了祢衡,要找个理由把祢衡打包送走,他会把祢衡送到哪去?

会像原著中写的那样,随着一封荐书送到刘表的领地,然后被大呼上当的刘表扔给了最暴躁的黄祖,最终死于黄祖之手?

这个问题,没过几个月就得到了解答。

建安二年春,袁绍斩公孙瓒,占据幽、青二州。

天子封袁绍为太尉,赐予侯爵,并用嘉奖、赏封的名义,派了一名使者过去。

那名使者,就是祢衡。

听到这个消息,顾至不由在心中给袁绍点了根蜡。

出于某种人道主义,在祢衡离开前,作为同僚的顾至很随缘地提醒了两句。

袁绍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但他极在乎颜面。连田丰那样刚正的谋士,袁绍都为了面子,说杀就杀,祢衡虽然是皇帝派去的使者,但要是弄没了袁绍的面子,也难保不会被恼羞成怒的袁绍暗中干掉。

顾至只是随口一提,至于祢衡听不听得进去,都与他无关。

他本以为祢衡不会领情,却没想到,祢衡竟定定地看了他两眼,破天荒地开口: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