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郭嘉支招(第2/2页)

“子仲知道此人是谁?”

听到曹操的询问,麋竺收敛心神,行了一礼:“这是曾经的下邳国国相,笮融。”

笮融?

曹操琢磨着这个陌生的名字,经由亲信提醒,他才想起这人似乎是陶谦的亲信,曾经为陶谦献过许多歹毒的计策。

而且,笮融还是杀死孙坚的祸首之一,与孙策有着杀父之仇。

“这讨逆将军,把自己杀父仇人的头颅送给孤?”

陶谦死了太多年,曹操虽然记得与陶谦之间的仇怨,但他早已放下,更不会在笮融这种恶臣身上浪费太多心神,实在想不通孙策这个“献首级”的举动究竟有什么寓意。

唯独顾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怔愣了好半晌,去了戏志才的住所。

戏志才仿佛知道他的来意,在给他倒了一杯茯苓水后,不疾不徐地释疑。

“我与孙讨逆做了一场交易。”

戏志才说得轻描淡写,但顾至知道,这当中经历了几年的谋划,要与孙策搭上线,并且达成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始至终,戏志才都不让他插手报复笮融的计划。

顾至曾经想要悄悄嘎了笮融,但笮融这人刻毒且敏锐,逃得飞快,不仅早早逃出徐州,后面更是东跑西窜,让人难以捕捉行迹。

也不知孙策是怎么找到笮融,还成功地将他诛杀。

但根据笮融面上残留的伤势来看,他生前仿佛受了剐刑,绝不好过。

流亡多年的老仇人已经盛了盒,勉强算是了解了一件心事。

但顾至心中另有几件心事,迟迟未解。

那天的“人前人后”之语,因为最近正是多事之秋,荀彧忙于诸事,始终没能抽出时间与顾至坦言。

而关于“如何更改结局”这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顾至虽然早就想好了大致的方略,也探明了荀彧的心结,可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法,仍然一筹莫展。

同时,不知为何,随着时间的推进,他的心里总盘绕着一些难以落定的焦躁感,像是有一些重要的节点被他忽略,但又抓不住其中症结。

戏志才察觉到他的焦躁,让人给他带了一份解暑的乌梅凉糕。

在他隔壁议事的郭嘉则带着一壶酒,过来蹭吃,一开口就是惊人之言。

“若是炽火焚身,便让文若今夜为你排解一些,可莫要把自己熬出病来。”

顾至本觉得闷堵烦躁,只能借着郭嘉带来的清酒压制心中的不快。冷不丁听到这句胡言,险些呛出口中酒液,满满地喷郭嘉一脸。

他咳了两声,瞪着慢悠悠饮酒,没有半点自觉的郭嘉:

“我今日才算想明白了,祢衡为何那么喜欢骂人。”

郭嘉听出言下之意,颇为意外地把眼睁圆,与顾至对视:

“明远该不会想骂我吧?”

“奉孝以为如何?”

“还是算了,”

郭嘉顺手抄走顾至碟中的凉糕,将盛满清酒的陶碗推到他的面前,

“我向明远赔酒请罪,还请明远干了这杯,莫要再与我计较。”

分明该是请罪的那人一口闷掉碗中的酒,可偏偏郭嘉嘴上说着请罪,却把陶碗推到了他的面前。

像是觉察到顾至的腹议,郭嘉忽然朝他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开口的每一个字都若有所指:

“酒,可是好物,能一解千愁。”

顾至想起上回饮酒后的乱象,对此敬谢不敏:

“你若让我饮醉,保不准我会打你一顿。”

郭嘉大惊:“莫非上回醉酒,我头上的那个大包,就是明远一拳打出来的?”

“……那倒不是。”

顾至否认了这个不属于自己的黑锅。他身侧的郭嘉敛去夸诞的神色,俯身靠近,大胆怂恿。

“明远心中不快,若骂了我能让你好受些,我便让你骂几句,又有何妨?”

郭嘉见他不言不语,摇头长叹,

“但明远从不对亲近之人口出恶言,即便是我,明远也舍不得骂。”

“郭奉孝,你为何喜欢在自己面上贴金?”

顾至真不知道郭嘉这喜欢拱火的性格是怎么做到长这么大没被打的。

他正想让郭嘉见识一下社会的残酷,送他一个祢衡式的喷人套餐,却因为郭嘉的下一句话而打消了念头。

“明远可知‘借酒生事’‘装疯卖醉’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