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变数
顾至终于体会到荀彧刚才的感觉。
渴慕之人就在身侧, 颈间那若有若无的触感便成了一种折磨。哪怕相触的时间极其短暂,也勾动了他心中的隐欲,将一切细微末节扩大到极致, 转为渴求。
直到耳旁低沉落下的“好梦”二字,顾至心中灼火燎原,转为几丝苦恼。
好梦……如此这般,他怎么能睡得着?
然而,再怎么不想睡,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强迫自己闭上眼,数着呼吸, 试图为自己催眠。
耳旁的心跳声沉稳有力, 原本让人心宁神安的响动, 此刻竟有几分喧噪, 吵得他难以入眠。
脸庞紧贴着炙热的温度,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终于沉沉睡去。
一夜安然。
第二天, 军队拔营,继续向北。
曹操依照顾至的方略, 根据其他谋士共同协商的计谋, 借吕布之手, 放出了“袁绍当年早已杀害天子”的传闻。
因为袁绍的缘故,吕布早就和曹操拆散了同盟关系。但他与曹操没有大仇,很乐意给击败自己的袁绍添堵, 当即接过这个活,凭着过去做主簿的经验,亲自写了一封的檄文, 添油加醋地声讨袁绍。
那些流言的细节格外清晰,好似吕布当时就躺在袁绍的床榻后面,亲眼目睹袁绍拔剑杀害天子这件事。
当袁绍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关于他犯上作乱,诛杀天子的传闻已传遍了各州。
激怒的袁绍当即砸了两套玉器,犹不解恨,拔出佩剑,一举将桌案削为两段。
“吕布匹夫!竟敢如此构陷于我。”
旁侧的郭图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时机,当即上前。
“主公息怒。”
他揣度着局势与袁绍的心意,款款进言,
“吕布不过是败走之犬,不值一哂。当务之急,是出兵南下,攻打曹操。一旦曹操兵败,天子落到……天子被主公逢迎,再有一二个肱骨老臣证实天子的身份,替主公正名,谣言不攻自破。”
理是这个理,可袁绍仍然心绪不平。
诛杀天子,这可是董卓曾经犯下的大罪。想他袁绍,怎么能与董卓背上同等的骂名?
“传令下去,无需再候援军,立即攻城。”
袁绍的大将眭固刚死在曹仁的手上,他本就攒了一肚子的火。如今又碰到这等子被泼污水的事,袁绍忍无可忍,决定速战速决。
沮授与田丰知晓了袁绍的命令,先后求见。
“曹操占据兖、豫多年,养精蓄锐,已非昔日可比,主公莫要急攻,宜徐徐图之。”
沮授慎重相劝,一揖到底。
“幽州将将平定,主公不思安置流民,竟在屁股还未捂热的时候出兵攻伐曹操。这倒也罢了,主公如何能不顾援军与粮草,草率地攻城,岂非昏了头?”
田丰的说辞更加直白,也更让袁绍火大。
袁绍虽然心中不快,但他念着沮授与田丰的才能,强行忍了下来。
他并非驽钝之人,对于沮授与田丰的谏言,他多少听进去了几分,也开始考虑自己是否太过急切,不过是多等十日的功夫,总该忍上一忍。
然而,袁绍刚恢复些许理智,冀州境内又传来新的流言。
有知情人称,当初青州黄巾军忽然向西涌入兖州、冀州两地,害死兖州牧刘岱,其实是袁绍暗中设局,故意将青州黄巾军往西边引,好害死韩馥,夺取冀州牧的官职。
冀州的士人们认为,袁绍此举,过于卑劣,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简直是在草菅人命。
听到这话,袁绍再也坐不住了。
那些污蔑他的流言,他就算再生气,也能秉持自我,无愧于心。
可这青州黄巾军……当初,的确是他顺着陶谦的提议,主动将祸端引入兖州、冀州之内。
埋藏已久的秘密被人窥破,袁绍不由冷汗直冒。
“立即出兵!围城!”
他必须早点击败曹操,迎回天子。只有这样,他才能洗掉谋害天子的流言,同时让另一则流言的可信度降到最低。
袁绍刻意将黄巾军引向东侧的那一年,沮授与田丰还未加入袁绍的阵营,因此,两人完全不知道这件事。
他们不明白袁绍为什么再次改变了主意,努力相劝,却让理亏心虚的袁绍大怒,将他们抓捕入狱。
袁绍顾不得援助河内郡的那支军队,也顾不得等候援军,当即沿着济水南下,在东郡的谷城发动攻城之战。
袁绍的这番行动完全在曹军的预料之中。
曹操听从顾至等人的提议,给袁绍上了双保险,把青州兵当年冲击兖、冀州的事也推到袁绍头上,逼得他不得不发兵。
曹操只以为这是占据名义,给袁绍泼脏水,回敬袁绍污蔑的反击之举。
只有顾至与戏志才知道,这还真的不是诬陷。青州黄巾军冲击兖州、冀州这件事,确实与袁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