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办法(第2/2页)

徐质见到顾至,露出意外的神色。

他眼含喜悦,正要与顾至招呼寒暄,却听到戏志才的声音泠泠传来。

“先坐到案边,莫要出声。”

寒暄的话语就这么被硬生生地堵在喉咙口。

徐质听从地坐下,同样被塞了一只陶杯,有一口没一口地饮着麦冬水。

没过多久,帐外又传来微弱的脚步声。这一次,掀帘而入的是贾信。

几息后,贾信也领了一杯水,坐在营帐的西侧。

顾至发现戏志才喊来的两人正是自己不久前向曹操举荐的将领,心中不免多了些猜测。

他向曹操举荐的将领还差一人。

果然,小半刻钟后,牛金也来了。

牛金一向与徐质、贾信不对付,但他看似鲁莽,实则精明。

哪怕对徐质两人没一个正眼,他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甩脸色,难得乖觉地领了个人人都有的水杯,坐到了最远的角落。

见三个将领到齐,顾至已做好聆听会议的准备。

但他等了半天,戏志才仍不紧不慢地饮着水,迟迟没有进入话题。

难道……除了徐质这三个小将,戏志才还在等别的人?

顾至的猜测很快便得到了证实。

不久,营帐外又传来细弱的脚步声。

这道脚步声与先前三人完全不同,缓慢而随意,仿佛随处乱逛的旅人,在营帐中瞧着风景。

这道脚步声本不该有任何特色,可顾至因为与脚步的主人相处太久,对他的走路步调过于熟悉,因此还是一听就认了出来。

没想到戏志才还喊来了他。

顾至先是觉得“果然如此”,在短暂的感叹后,又新增了几分疑惑。

阿兄找这么多人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某些人,平时憋着话,三催四请的,怎么也打不出一个屁。今个倒好,理由也不给一个,又要把人拉来。”

人还未进入营帐,带着抱怨的声音就已在营帐外头响起。

“昨天你都说‘无话可说’了,今天又让我来找你,莫非又要当着我的面来一句‘无话可说’?”

似调侃似嘲弄的话语由远及近,那人掀开帘帐,与里面的所有人直面相对。

五双各具特色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他,像是十支黑黝黝的利箭,令人难以忽略。

猝不及防被锁定的郭嘉:“……”

不是,怎么……这么多人啊。

郭嘉看似神色不变,嘴角仍带着漫不经心的笑意。

然而,熟悉他的顾至一眼就看出那道笑弧藏着不易察觉的僵滞,看似平静的眼瞳隐隐震颤,似乎无法理解眼前的情况。

“进来坐,勿要挡着门。”

有这么多人在,郭嘉不好再继续刚才的话题。

他顺势放下帘帐,在戏志才身旁坐下。

郭嘉毫不客气地取走了案上的最后一杯麦冬水,饮了一口,嫌弃地放下。

“几位临危受命,当知此行凶险……”

戏志才分析着袁军可能截击他们的地点,摸排着与之相应的应对策略。

徐质三人有些疑惑,不明白为什么领话的是军师参谋,而不是主帅与督军。

即使曹操、夏侯惇受伤,没时间召见他们,那也该是身为曹操长子,兼任临时督军的曹昂坐在上首,主议诸事。

虽有些想不通,但因为顾至这个临时主帅也面色如常地坐在一旁,聆听戏志才的讲述,三人就是再疑惑,也只当这是曹操的吩咐,耐心听从戏志才的分析。

然而,顾至对此心知肚明。戏志才现在的举措,绝不是出自曹操的吩咐。

找来几人,提前分析战局,推演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大概率是为了他这个阿弟。

顾至无声地叹了口气。

果然,昨日在主帐内,阿兄神情有异,以至于被曹操察觉,并不是因为身子不适,而是因为他。

虽然阿兄不曾阻拦他的行动,也不曾说过半个字的反对,可阿兄始终为此担心不已。

阿兄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提前为他排除风险。

“前段时间,袁绍吃了大亏,必然会趁着这个机会,极力寻找我们的营地,一雪前耻。”

一段推演告终,郭嘉顺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说不定,他的人已经在营帐外头……”

顾至倒是想制止郭嘉的后半句话,只因为两人距离较远,没能快得过顺溜的嘴皮。

几乎在郭嘉这句话落下的瞬间,营帐外忽然传来莫大的动静。

感受到一左一右投来两道谴责视线的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