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捏她(第3/6页)

四姑娘裴依彤和七姑娘裴依杏是二房的,其中七姑娘为嫡出。

平日缪氏只宠着自己嫡出的七姑娘,去哪都不爱捎带四姑娘裴依彤,如今依彤到了该婚配之时,不能再藏着掖着了,依彤得了大伯母的吩咐,心中自然是欢愉的,当即带着妹妹们道谢。

荀氏又大手一挥,“待会让针线房的娘子来量身,给做入宫拜寿的新衣,再打一些首饰。”

姑娘们就更高兴了。

缪氏拢着袖不咸不淡哼了一声,

又收买人心。

近午时,把人打发出去,留下明怡用膳。

今日只婆母两人,没去外间,就在暖阁的炕床上凑合吃了。

吃完明怡主动给婆母斟了一杯茶,问起帝后的事,

“母亲,方才您跟二婶婶说话,我听得不是很明白,陛下和皇后娘娘感情不好吗?”

荀氏一看明怡是一头雾水,慌忙将她拉在自己身侧坐着,“好孩子,回头皇后必定宣召你,我少不得将事儿告诉你,你心里有个数,可万不能说错了……

先把李家的事简略带过,提到帝后,“从七皇子被圈禁开始,帝后足足两年多不相往来,直到近一年,七公主从中斡旋,方有好转,听闻陛下偶尔还能遣人送些赏赐去坤宁宫,只是娘娘性子傲气,至今没有回应……”

明怡当然孰知皇后的性子,她这么做实在不意外。

陇西李氏也是名门,皇后当年还不大看得上军功起家的皇帝。

明怡又道,“我上回打马球听人说,娘娘身子不好?”

荀氏叹道,“是不大好呢,从李蔺昭战死的消息传到京城,娘娘就一病不起,再后来接二连三的打击,是彻底病下了,这三年时好时坏,我上一回进宫拜见已是两月前,气色好似比过去好些了,只是依然瘦得厉……

明怡心头钝痛,好一会没说话。

“母亲放心,待我进宫,一定小心行事。”

荀氏却数落她,“打你进门到今日,我可不见你身上写着‘小心’二字,皇宫你都敢悄悄去,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你回头不跟七公主闹起来,我就烧香拜佛了。”

嘴里数落,心里其实是欢喜的,她最初就担心乡下来的媳妇小家子气,如今看来,明怡没这毛病。

明怡哑声一笑,“我有分寸的。”

“分寸有,但也不多……”

“……”

用过午膳,待要回去歇着,荀氏却没放她走,

“今个儿留下,等会跟我去议事厅,下月十六至二十,可是咱们裴家一年一度的年终尾宴,全族的人都指望这些分红,届时事儿一桩接着一桩,你是越儿媳妇,是要挑大梁的,你待会跟我学庶务……”

明怡被荀氏拘住,午觉都没歇,就去了议事厅,忙到下午申时末回春锦堂。

大约是觉着很多话在议事厅不便说,特意让明怡陪着她在暖阁的围炉看账簿,这一次翻阅的是过去几年分红的总账目,荀氏告诉明怡这里头的门道和讲究,说着,忽然间肩头一沉,只见那清致的人儿已倒在她肩头呼呼大睡。

荀氏一时都没了脾气。

这要是女儿,铁定要斥一顿,儿媳妇么,少不得得忍一忍。

这一忍就是小半个时辰。

明怡未醒,她也不好动。

已到传膳的时辰了,婆子们一瞅屋内的情形,都在帘外急眼,这样的天,饭菜出锅就容易凉,再热菜又差了口味。

心想着这太太也太惯着儿媳妇了。

好在没多久,前方回廊行来一道挺拔的身影。

荀氏今日留明怡学账目,便嘱咐过门房,叫裴越来春锦堂用晚膳,这不,裴越官服未褪,先往上房来请安,婆子们无声纳了个福,掀帘迎着他进暖阁。

裴越款步绕过屏风,抬起眼,瞧见自己新妇靠在母亲肩头小憩。

荀氏见着儿子,跟见了救星似的,做了个手势,言下之意是她已然撑不住了,快些来接手。

裴越心情复杂。

媳妇连他的肩都不曾靠过,在他母亲跟前倒是大方。

她对着十三弟和气,跟母亲也处得自在,唯独与他客客气气。

裴越一言未发,先接过小丫头递来的帕子,净了手,这才往围炉绕去,先抬手托住明怡的头额,打算将母亲替下,怎知手刚托过去,明怡便醒了。

她混沌地直起腰,眉眼还带着没睡够的昏懵。

“家主,回来了……”

家主?

正揉着肩打算挪去炕床坐着的荀氏,冷不丁听了这声称呼,打了个哆嗦,回过身,视线在儿子媳妇身上转了几圈,满脸的疑惑。

这二人私下是这般相处的么?

什么家主?

不该叫夫君么,再不济也可以唤他的字……

裴越见她醒了,讪讪收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