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公主不是风光,而是责任……(第2/3页)

“我若是殿下,此刻想着的,大约是那新婚郎君该是何等俊俏,桌上备着的酒酿是否合心意,往后在这世间,多了一人与你打马球,与你立黄昏,半夜霜降时,没准有一人替你掖一掖被角。”

“至于旁人说你没心没肺,你也不必放在心上,这世上不是所有人均能理解你,咱们也无需给每一人交待。”

就这么一席话,令北齐公主醍醐灌顶,眼底顿生几抹豪情来。

“李明怡,我果然没结错你这个朋友,你这般说,我便豁然开朗,前个我上街去采买,便发觉大晋物资丰裕,酒肆遍地,是北齐远远所不及,我来大晋哪,是享福来了。”

“来人,去取一壶酒来,我要与明怡对……

“别……明怡慌忙起身,推拒道,“我今个不能喝。”

“为何?”

明怡扇子搭在掌心,露出几分难为情,“家里那位管得严。”

柔雅见她挠挠首满脸的无奈,放声一笑,“这世间果然是一物降一物,我以为无人能治得了你呢。”

明怡一笑置之。

不多时,吉时已到,以礼部右侍郎为首的官员带着羽林卫浩浩荡荡来迎亲,北齐公主全副仪仗,循着北齐规矩,吹上号角,端坐在一丈高的婚车,吹锣打鼓往蜀王府进发。

明怡这厢送了她上婚车,又和沈燕马不停蹄往蜀王府去吃席。

整座蜀王府红彩遍地,被装饰得金碧辉煌,王府外街这一带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险些将横竖两条街堵得水泄不通,朝廷只得出动羽林卫开道,硬生生将人群往巷子里赶,隔开一条宽道供北齐公主婚车通行,就连街道两侧的酒栈也是人满为患。

北齐婚宴以午时为吉,皇帝念着公主远嫁,便依着北齐习俗定在午时开宴。

午时正,婚车抵达蜀王府,行拜堂之礼,大家伙均涌去前院观看婚仪,明怡不去凑这个热闹,与谢茹韵出花厅西面廊庑,寻了个僻静地儿说话。

“我跟你说,我已打算嫁给梁鹤与了。”

“定下来了?”明怡见她终于要敲定终身大事,也是略松一口气。

谢茹韵牵着她往竹林里去,最后在一方石桌坐定,摇着团扇道,“可不是?梁侯亲自入宫拜见陛下,恳求陛下赐婚,陛下应下了,我爹娘也无异议,大约过几日便要交换庚帖。”

不过谢茹韵谈起婚事,脸上却无喜色。

明怡望着她笑,“既是喜事,怎不见你开怀,反倒是一脸愁肠。”

谢茹韵低眉道,“我心里尚有些割舍不下蔺昭。”

明怡轻轻一啧,不知说她什么好。

只听见她继续道,“前几日他还托梦给我,望我得遇良人,我想他大抵也是愿意看着我嫁人,那便嫁了吧。”

明怡哭笑不得,“你若想嫁便嫁,不想嫁也不必勉强自个。”

谢茹韵偏转过眸笑道,“总归要嫁人的,你都能嫁裴东亭,我为什么不能嫁梁鹤与?”

明怡心想,她和裴越还指不定如何呢。

“那便嫁,总之若梁鹤与待你不好,我第一个给你撑腰。”

“你如何撑腰。”

“揍一顿。”明怡一身长袍落落大方立在春阳里,身姿高挑如竹,扇子敲在掌心,很有几分不可一世,“若再不听话,将靖西侯府上下均给揍一顿,揍到他们服帖为止。”

谢茹韵为她逗乐,被这样一个人偏爱,何其有幸。

正当此时,竹林外的石径处,隐约传来一道熟悉的嗓音,谢茹韵辨出来人,忽然朝明怡比了个嘘的手势,悄悄拉着她静候一旁,撩开一片细竹,只见湖边的长廊处,相携走来两位妇人。

明怡抬目望去,一个都不识得,只觉左边那位太太珠光宝翠,满面荣光,看起来养尊处优,保养极好,而右边那位搀着她的手肘,神色间明显带着几分谄媚。

谢茹韵指着左边那位,悄悄告诉明怡,

“她便是我未来的婆婆,梁鹤与的母亲梁侯夫人。”

明怡微微颔首,“右边那位呢?”

“她呀,”谢茹韵似乎也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儿,方道,“好像是程就的母亲程夫人。”

“程夫人?”明怡眉尖一皱,有些意外,“她与梁侯夫人很熟?”

谢茹韵大致端详一番二人神色,摇头道,“相熟不见得,不过梁侯夫人在京城极有体面,四坊邻里有事爱寻她出头,程夫人看模样是有求于她。”

二人静耳细听,果然听见那程夫人与梁夫人道,

“我家就儿今年十八,到了娶媳妇的年纪,我正愁着给他议婚呢,先前去了裴家,哎哟,这裴家眼高于顶,瞧不上我们就儿,将请帖退了回来,我如今呀,弄得满脸是臊,不知该如何是好,媒人说我调儿起得太高,都不敢给我家就儿说媒了,只能托侯夫人赏个脸,替我家就儿瞅瞅,可有好姑娘给说项说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