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4页)

许妍和柏东边哭边点头。

但她们心知肚明,下次再来就不知道是几年后了,更别说大家还能不能聚齐,说不定到时候老林已经退休了。

小厨房第一次这样安静,他们埋头吃光了最后一盘山野菜,在老林不舍的目光中背上包袱离开。

他们今日特意起得很早,就是想在开馆前悄悄离开。

却没想到一开门,医馆门口已经站满了人。

他们抱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不是来排队等就诊,而是来相送的。

江茗雪错愕地站在门口,环视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是她昔日的病人。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齐齐聚在一起。

乌压压上百人,男女老少挤满了狭窄的街道。不知不觉中,她竟将这片村子的居民接待了遍。

曾经只收了六块五医药费的奶奶站在最前面,眼角的褶子像被岁月熨烫过的纹路,双手微微颤抖地递上自己编织的黎锦手工挂饰和帽子:“江医生,谢谢你替我交的医药费,我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点手工活能拿的出手,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还有我还有我!”另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上前一步,“我家闺女半夜起水痘,高烧不退,是江医生大晚上起来治好的,这份恩德我和我闺女会记一辈子,这是我老婆亲手做的椰子糖和椰蓉点心,正好你们在路上吃!”

另一名期末考前得了胃病的高中生捧着一张奖状对她说:“江医生,我期末考试拿了年级第一名,这是我的奖状。”

他就是那位在医馆缺药那天,一边胃疼一边背书的高中生,是江茗雪采来的药及时治好了他,才让他第二天能正常参加期末考试。

“……”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为她送行,江茗雪看着这一张张朴实的面孔,刚刚平复好的心情又酸涩起来。

有这么多可爱的病人,怎么能不热爱她的职业呢。

她戴上黎锦编织帽:“谢谢奶奶,您的手真巧,但也要注意眼睛,不要太劳累。”

接过那张第一名的奖状,仔细端详后还给那名高中生:“考得很好,注意劳逸结合,按时吃饭。”

提前安排的车子已经等在门口了,但她还是一一和大家认真道别,收下他们的心意。

这是最苦最困难的一次巡诊,却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江医生,你们就放心回去吧,老林这儿有我看着,我会照顾好他的。”隔壁大叔晒了一个月苞谷,脸更黑了,笑着向她保证道。

蒙山人就是如此淳朴真诚,即便被误会也会不计前嫌,江茗雪笑着说:“我相信您。”

大家送的东西太多,车上装不下,江茗雪只拿了一点,剩下的都留给了老林。临走前,她告知老林,抽屉里放了几万块现金,是给他自己的补贴。

她这次带的现金不多,这几万块还是和大家一起凑出来,她再线上转给他们的。

老林才不稀罕她用钱打发自己,他把自己准备的树仔菜、革命菜、五指山野菜分门别类贴上标签:“我都摘好了,你们带回去放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的时候凉拌一下就能直接吃。”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我随时欢迎江馆长督查。只不过我估计干不了两年了,不知道你们下次过来我还在不在。”

江茗雪拍了拍老林的背,拥抱了一下:

“会再见的。”

“一定会。”

几人带着满满当当的行李上了车,微笑着向车外目送她的蒙山人招手,车门关上,却迟迟没有让司机开车。

“江小姐,我们现在准备出发吗?”司机问。

“嘘——”许妍伸出食指示意,“再等一下。”

除了司机,车上的所有人都知道江茗雪在等容承洲。

说好了来送她,他却再次消失了。

江茗雪向空军基地的方向望了一眼,依然没有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

她缓缓收回视线:“走吧。”

许妍偷偷瞄向她的表情,她的目光沉静如水,只有被蒙山人送别的感动,没有被心上人爽约的难过和失望。

心里稍稍放心,她就知道茗姐不会是为小情小爱魂不守舍的人。

江茗雪当然不会因为容承洲的失约而难过,她只是习惯信守承诺,他说要送她,那她就多等他一时半刻。

他来便来,不来也无妨。

窗外的树影向后移动,车子缓缓驶离这片曾让他们因水土不服难受得彻夜难眠,又因为这些淳朴的人而依依不舍的土地。

相遇和离别永远是并存的命题,有相遇必有离别,只是离别不一定会再相遇。

随着车子越走越远,身后的病人们已经变成一个小点,他们的心情渐渐平复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