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随容夫人一同前来的还有容先生, 江茗雪匆忙赶到前厅时,容家夫妇正在和江家长辈聊天。
容少将鬓角已有霜白,眉眼间和容承洲有几分相似, 自带一种沉静的威严, 但看向家人时, 眼神会卸下锐利。
相比之下容夫人慈眉善目许多, 年过五十却依然年轻, 保养极好的眼角眉梢带着岁月的温柔。素色衣服熨烫得平整, 领口别着小巧的胸针,是容少将某次执行任务时带回的,样式像一只展翅的鹰。
夫妇二人并排坐在一起, 见她来了, 容夫人忙笑着招呼她坐在自己旁边:“茗雪来啦。”
江茗雪微笑着走过去, 问好:“容阿姨, 容叔叔好。”
苏芸嗔怒指责道:“你这孩子, 怎么还叫阿姨呢。”
江茗雪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该改口了, 但她一时有些张不开嘴。
容夫人说话温温柔柔, 腔调不紧不慢地:“没事儿, 是我们家承洲做的不好,非说不让我打扰茗雪, 我都不敢来见自己亲儿媳。要不是承洲前一阵打电话让我筹备婚礼的事,我到现在都还没见着茗雪呢。这是我们容家的问题, 等我们把该有的仪式都准备好,给了改口费,茗雪再喊我们也不迟。”
这番话说完,江茗雪已经调整好心理准备,弯唇轻声唤道:“爸, 妈。”
容夫人和容少将忙笑着应,就连容夫人平整的眼角都泛起了细褶。
他们此次前来一是登门道歉,二是想亲眼见见他们这位儿媳,还带了很多贵重的礼物。
容夫人握着江茗雪的手,心疼地说:“当军人的妻子不容易,我是过来人,懂得这一路上的苦。尤其是承洲,从小就比他爸他爷爷更用功,茗雪一定比我还辛苦。”
江茗雪垂眸听着,礼貌回应:“他们在部队才更辛苦。”
闻言,容夫人由衷和苏芸夸赞:“这孩子真懂事啊,想我当时还总因为这事跟他爸吵架呢。”
容少将也跟着点头:“是啊,茗雪性子沉稳识大体,承洲能娶到这么好的妻子是他的福气。”
苏芸被夸得高兴,客套地谦虚了两句。
“对了。”容夫人想到此行的目的,“我想把两个孩子的婚礼筹办得盛大一点,还需要点时间,不过婚房早就准备好了,就在元和医馆附近的城中区,日后茗雪上班出行都很方便。”
“茗雪,你看是你先搬过去还是等承洲回来之后一起?”
江茗雪愣了一下,才答:“我等承洲回来一起吧。”
“好,那就再等等承洲。”
容家夫妇知晓今天是江家的家庭日,没有多做逗留,一次对江茗雪来说极为突然的见家长仪式就这样简单结束。
但同时预示着她和容承洲的夫妻生活即将正式开始。
--
江茗雪只在家休息了一天就重新上岗了,海宁分馆是此次巡诊的最后一个地点,下次巡诊就是两年后了。她将在海宁记下的疑难杂症诊断记录整理成演示文稿,和总馆的几位医师探讨交流。
正是因为她求知好学,谦虚踏实,懂得与时俱进,引进AI辅诊等高科技,元和医馆众位年长许多的江家旁系老中医才会打心底里服从她一个年轻的小姑娘。
一眨眼回北城已经半个多月,这些天容承洲每天都有给她报平安,容夫人时不时差人给她送些首饰、贵重药材等等。
周五下午,她给一名糖尿病患者把过脉,开了药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表,已经过五点了。
今天早上,她收到容承洲的消息,说他今天下午三点到北城,这会儿估计已经到家了。
她没给他发消息询问,离家一年,肯定要好好陪陪家里人。
“茗姐,药包好了。”许妍过来递上药。
江茗雪回神,低头检查,写了张注意事项的单子,一并交给病人。
北城的元和医馆是总馆,规模最大,主治医师近十位。药师和学徒二十多名。不止是当地的病人,还有许多从外省慕名而来的患者挂她的号。她又接着从五点忙到七点半,中间许妍给她送了盒饭,但她忙着给病人针灸,没顾上吃。
这是她的日常作息,八十斤体重都是忙出来的,医馆的医师和学徒早已习以为常。
终于诊治完最后一个病人,江茗雪正准备回休息室换衣服,接待病号的小梁提醒她:“茗姐,外面好像还有一个病人。”
江茗雪解扣子的手停住,重新系回去,向门外走:“系统上挂号的不是已经都处理完了吗,是有人线下排队吗?”
小梁摇头:“不知道,我五点半出来看的时候他就在了。”
“我知道了。”
江茗雪走到门口,一眼就看到那辆停在医馆侧前方的黑色越野车。外形与海宁空军基地的那辆不同,车身看起来更亮更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