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要是可以的话,我想……(第2/3页)
国营钢铁厂的钢筋出场手续复杂,顾骁一个平头老百姓,实在是没办法搞定,最后他想着之前娄爱民娄镇长说过,让叶宁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都可以办公室找他。
顾骁在家里做了一晚上的心里准备后,还是决定去镇政府一趟。
听说下面的人说之前买了城东好几亩的顾骁来了,娄爱民虽然心里奇怪,但还是让人把他请进来了。
娄爱民为人还算和气,没什么官架子,见到顾骁后,他挂着笑脸问道:“小顾是吧,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顾骁赶忙上前解释:“是有点事情,叶小姐有事去了外地,走之前特意让我帮她联系施工队建厂房!”
“我想着这也是件好事不是,这厂子越早建起来,就能越早动工,现在施工队也到位了,水泥砖瓦我都买齐了,就是这钢筋,实在不知道该去哪里买了。”
娄爱民沉思了片刻,短短几息,脑海里已经闪过好几个念头了,到底还是看重叶宁这个厂子将会带给乐阳镇的收益,遂强忍着心疼道:“钢筋啊,私人想买确实难,我们乐阳镇倒还剩下一些定量,等会儿我给你签张条子,你拿着条子去市里的钢铁厂运货就行。”
钢筋这种金贵的建材,山市的钢铁厂每年都会给下面的县城和镇子预留一些定量,平常各个厂子增建职工楼,需要的钢筋就是从这里面出的。
要是镇里没有加盖职工楼的打算,就可以把这部分的定量转卖出去大家都这么做,算是娄爱民他们这种人的一个外快,回头上上下下一分,多少也是大家一个进项了。
来之前,顾骁本以为自己要想办成这件事情,少不了要费些口舌,甚至花上一大笔钱打点。
他刚从叶宁手里分到了五万块钱,手里也算富裕,倒是没想到事情进行得如此轻松,娄爱民如此痛快就给批了条子。
娄爱民也是不知道顾骁心里在嘀咕,要是知道了,他肯定会大吼那有什么办法。
自从上面推行个体经济后,这新规是一天几条一天几条的往外发。
首先是镇上增设工商行政管理局,其实就是个体户要想开店,要先去工商局□□明,只要开门做生意,就要纳税。
以后他们这些当官的,一个镇的税收也是他们的一大功绩。
镇上现有的厂子都是国营的,每年缴纳的税款不多,叶宁是第一个私人建厂的投资人,按照现有的政策,娄爱民给她免了厂子前三年的税款,这三年是从她厂子建成,去工商登记后才开始算的。
这三年镇上是收不到叶宁税款的,但是三年之后,按照现在的规定,她是需要缴纳百分之一十八的营业所得税的。
以后这些钱都是娄爱民建设乐阳镇的底牌,有更大的好处在后面,他现在给出点钢筋定额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顾骁不知道娄爱民心里的这些小算盘,领到条子后就去山市提钢筋了。
娄爱民给批了十吨的钢筋,顾骁的货车一趟运不完,只能去找尤利民帮忙。
尤利民从深市回来后,就在山市租了个摊位卖衣裳和甘蔗。
这深市的甘蔗味道很不错,一根三四斤重,尤利民卖一块钱一根,也有不少人买。
那牛仔套装和□□墨镜就更不用说了,山市的小年轻有几个见过的,但凡是手里稍微宽裕一点的,都当了这第一批的尝鲜人。
顾骁直接去尤利民他们投宿的招待所,让前台给尤利民留了话,让他回程的时候去钢铁厂帮自己运一些钢筋回去。
尤利民要在镇东修商铺,一直也在打听哪里有钢筋卖呢,然而这玩意儿实在不好买,他找了在机械厂上班的大舅子齐辉,让对方帮他留意着,如今也才收了几千斤钢筋的条子。
叶宁要修的厂房那么大,娄爱民给的十吨钢筋肯定是不够用的,只要有条子,这钢筋的价格也不算高,七百五一吨的价格,对于顾骁来说,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钢筋装上车后,顾骁也没急着离开,而是往收自己条子的主任手里塞了两包好烟:“我买这钢筋回去是给归国华侨建厂房的,镇里批的这点钢筋根本不够用,您说我要想多买一些钢筋,还有没有别的法子呢?”
负责人一下子就听懂了顾骁的弦外之音,不过厂子外面排着队想买钢筋的人多了去了,他哪能就因为这么两包不值钱的烟就开口提点顾骁呢。
顾骁十分眼尖地注意到了对方捻了捻手指,当即就又背着人往对方手里塞了两张大团结,随后才压低声音道:“还请您给指条明路。”
“咳咳,这个嘛。”把手里的两张纸钞装进兜里后,对方总算是松了口,清了清嗓子道:“我们厂里每年也会留一些额度应急,眼下已经是年末了,倒是还有一些剩余,不知道你还想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