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总之还是那句话,多多……

“先付一万, 欠两千?” 黄阿公缓缓地摩挲着手里的手把茶壶,没直接答应,也没一口拒绝:“你拿什么作保?”

尤利民连忙抽出藏在衣服下面的金链子:“用这个金项链, 现在金价这么贵,我这链子有一百多克。”

尤利民不是暴发户作风, 脖子上的链子是实心的,但也就只有米粒一般粗,现在金价稳定,克价一直在四十左右, 细算下来, 他这链子的价格也差不多小四千了, 完全能够弥补那两千块钱的缺口。

看在尤利民是族中侄孙带来的份上,黄阿公也没多说什么,接过金链子后也没仔细辨别真假,随手就塞到了裤兜里面。

黄阿公朝尤利民点了点头,然后顺手就把手里的钥匙扔给了他:“铺子里一共两把钥匙,都在这里了。”

尤利民紧紧地攥住钥匙,不由得在心里暗自感叹到:这可是一年价值两万四的钥匙!

深市已经有了很完善的市场管理规定,尤利民拿了钥匙后还得跟着黄阿公去登记,这是因为本地人时常有欺生的情况, 之前有北方来的生意人被房东一铺两租, 情绪一上来,拿着菜刀冲到房东家里一通乱砍,死了两个,伤了四个。

这起恶性事件一出来,深市的领导班子就紧急开了会,后面在批发市场、街道办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 也一再强调大家租房租铺,都按照公家的流程来办,这样一旦中途出了什么事情,也能有个掰扯说理的地方。

黄阿公是没有这种歪心思的,之所以拉着尤利民去管理部门登记,纯粹是为了让他安心。

登完记后黄阿公晃悠着就要去茶楼喝茶了,临走之前,他还邀请了尤利民这个新租客,不过他还有满满两车货要卖,自然是婉拒了。

最后黄哥和黄阿公相携着离开了,尤利民则掏了些零散钱钞给郑老七他们,让他们去外面买清扫工具、衣服挂钩,架子,货筐,一门心思地想今天就要把铺子收拾出来,明天一早就开门营业。

虽然花得不是郑老七他们的钱,不过他们是知道尤利民最近手头不宽裕的,他向叶宁赊账拿货的事情兄弟们都知道,这会儿见他眼都不眨地就把这么大一笔钱给花了出去,他们心里也是担心得紧,巴不得今天就赶紧把铺子收拾出来卖货。

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铺子的上一任租户就只留了几块旧木板下来,铺子里里外外都得打扫,柜台得现买,因为要卖衣裳,尤利民他们还得在墙上钉钉子,搭架子,回头挂衣裳用。

然而就是在这么忙的档口,尤利民都还不忘抽空去杂货店给家里打电话。

随着齐芳的月份越来越大,她现在已经没有整天都在店里盯着了,店里大部分的事情,她都交给了郑老七的媳妇儿。

因为两人的丈夫关系好,齐芳也不吝啬,为了让人死心塌地的在店里干,她给郑老七媳妇儿的工资远高于同行。

郑老七媳妇儿也不是那种眼高手低的人,知道这是嫂子有意照顾自己,对店里的生意很是上心。

齐芳花了钱,换到了安心,现在她就只早晚过去店里看一眼,其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待着。

尤利民出门也好几天了,一个电话都没打回来,齐芳心里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会儿接到电话后她松了一口气之余,也少不了要抱怨几句。

尤利民低声下气地解释道:“昨天晚上刚到深市,大家都累了,一到招待所就睡着了,今天早上又急着卖货,实在没顾上给你打电话。”

齐芳也知道自家男人在外面做生意不容易,也没真生气:“那你现在忙完了?”

尤利民闻言长叹了一口气,这才刚开始,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呢:“没呢,我临时租了一间铺子,老七他们在打扫,我抽空给你打电话是想交代你件事情。”

齐芳实在想不到丈夫出门在外能有什么事情要交代自己的,只连忙问道:“是不是钱不够了?我都说了,让你带根金条在身上,你非犟嘴说用不着……”

眼见着媳妇儿又忍不住絮叨了起来,尤利民赶忙出声打断: “不是钱,再说了,我手里有这么大两车货,还能少了钱花,我是想让你拿根金条去卖掉,换了钱后就去市场上收竹荪,能收多少收多少,我有大用!”

齐芳一头雾水:“竹荪是什么?”

尤利民一拍脑袋,早上听着黄哥念叨多了,他也喊习惯了:“就是我们喊的那个面纱菌,白色的,带一圈裙边的那种,深市这边叫做竹荪,说是山珍中珍品,很能卖得上价,你多收一些,回头我拿到这边来卖,能挣大钱!”

齐芳有些意外:“就是那种吃着沙沙的,味道奇奇怪怪的菌子?”

齐芳是吃不来竹荪的那一类人,顾忌着她的口味,平常蒋桂香就算是买菌子回来炖汤,都会把杂菌里的竹荪挑出来扔掉,她怎么都想不到被自己嫌弃的东西,在深市竟然还能卖上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