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总之还是那句话,多多……(第3/3页)

齐芳一琢磨也是,最后就变成了齐家五人一齐出动。

山市正在发展期,市里增设了好几处农贸市场,齐芳他们直奔最大的城南农贸市场而去。

眼下真是菌子当即的季节,市场里除了固定卖菜的摊贩之外,就是从乡下捡了菌子,或者中草药过来卖的了。

齐芳给蒋桂香他们一人散了些钱,让他们拎着篮子分别寻找卖家。

而她自己,则是目标明确地走向街边的一处摊位:“阿婆,你这面纱菌多少钱一斤。”

阿婆坐在两块摞在一起的砖头上,她人老了不中用,转不了山,只能在村子附近的竹林里转悠,捡一些人家看不上的面纱菌。

为了等面纱菌开伞,她多耽搁了一些时间,等她坐着拖拉机赶到市里的时候,已经过了早市的时间了,她在这里坐了半上午,连花出去的拖拉机钱都还没有挣回来。

难得遇到一个问价的客人,阿婆想着能卖出去就好,也没喊高价:“你要能都要了,我给你算四毛钱一斤,这些晒干的你要不要,你要的话就四块。”

怕齐芳觉得贵,阿婆又急忙补充道:“你可别觉得贵,这面纱菌和别的蘑菇不一样,它格外的轻,八.九斤新鲜菌才能晒出一斤干的。”

尤利民刚才是跟齐芳说过市场上的批发价的,阿婆报的这个价格,确实也是行价:“行,我都要了,不过我看阿婆你能找到这么多面纱菌,想来你们那里面纱菌很多了?”

阿婆只当是闲聊:“嗨,我是下面青家湾的,我们那里以前家家户户都是做竹编生意的,后面公社又开了竹席厂,附近几个村子和山头种的都是竹子,竹林里就爱长这玩意儿,我每天赶早去竹林里趟一遍,傍晚再去一遍,一天倒是能摘个几斤。”

齐芳笑着恭贺道:“那阿婆你可就发财,这面纱菌我长期收呢,不过我没那么大的地方晒,只想要晒干的,回头你晒干了给我送过来,我给你算六块钱一斤。”

原本齐芳是想按照五块钱算的,但是她看着阿婆脚下的草鞋和衣服上的补丁,话出口之前还是给涨了一块钱。

齐芳心想:算了,反正老尤在电话里也说过,多加一点钱也能收,回头人家都能直接把菌子给送到家里了,多给一块钱也不算亏,就当多给了人工费了。

阿婆不可置信地瞪圆了眼睛:“啥?六块钱一斤,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齐芳边说边从包里把笔和记账的本子掏了出来:“当然不是了,我是认真的,你要不相信,我把我家里的地址和电话留给你,你回头有了干的直接给我送过来就是了。”

“那、那行,你给我留个地址,回头有货了,我让我儿子给你送过来。”等手里被塞了一张纸条后,阿婆才总算是信了一半,不过她不认识字,只能把纸条折好后小心地收进了装钱的袋子里。

这可是家里的财神爷,这个地址和电话可不能丢了!

阿婆一想到这新鲜的面纱菌都能卖到六毛钱了,那很是连摊子都不想收了,就想赶紧回家让家里人全都去钻竹林,捡面纱菌!

齐芳想着以后阿婆说不定能给自己长期供货,也没吝啬,把她摊位上的六两干面纱菌和八斤多新鲜菌子全都按六块的价格给收了。

揣好钱后,阿婆连客套话都没和齐芳说一句,动作十分迅速地把地上的破麻布卷了往篮子里一塞,然后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