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3/4页)

“既然不缺,我们为什么要将就一个对待客户高高在上肆意嘲弄的工厂,我认为他们这样做不长。不过你要是担心,可以晚两天等着有其他心仪厂子联系咱们的时候,再回复。一家有女百家求,咱也不算过分。”

张小翠还当周渔因为两次上门被冷待了才不愿意,没想到她是这个理由,虽然是同一件事,结果也一样——他们踩低逢高,一看就不是良配。

但角度不同,格局就不一样了。

张小翠记在心里,想了想说:“是好办法,可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不要留后路。”

再接通,那位李厂长很是诚心,“我看了你们一号店的广告,很认可你们的服务态度。我们厂是专门生产电视机的,有黑白和彩电两种生产线,在北方很有影响力,也是国家优质产品。”

“我瞧着国家日报的那篇文章,叫做一等奖是21寸大彩电,我看着很像是我们厂的产品,你们有没有卖电视的打算?”

张小翠的回答是:“可我不认同你们的态度。”

奋进电视机厂被拒绝后,他们又接了很多电话,应该这么说,好像在一夜之间,一号店脑袋上的紧箍咒就不见了,原先不愿意供货的,如今打了电话回来,原先悄无声息既不说愿意也不发货的,发货单直接传真了过来,原先拒绝过他们的,原先没有拜访到的,都打了电话来。

原先周渔为了一号店开业联系,特意设置了个电话间,拉了两条电话线,如今经过一个月的沉寂后,再次忙碌了起来。

张小翠干脆自己在那儿设了个办公位置,和王建轮流值班,就怕漏接了电话。

当然,很多原先不敢想的货品也出现了,收音机录音机有了,电冰箱厂家也有了三四个,洗衣机的厂家有了两三个,最晚出现的,则是电视机厂家。

一直到五天后,著名的爱华电视机厂,打来了电话,对方说:“我们希望和你们合作。”

那会儿周渔已经到了省会,张小翠接完电话,就来找周渔,她眼睛都是湿润的,“真来了,总经理,真来了。这个比奋进好多了!”

周渔笑着说:“是,不过你可能不能够洽谈这项业务了。”

张小翠都愣了,“我……我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周渔拿着刚刚接到的传真,“吴县那边传来了消息,他们同意在吴县县中心建立梅树村门市部二号店。我需要一个能干的店长去主持工作。虽然王建在装修的时候,出力更多,但今年省内有多家小门市部要开,我需要王建的辅助。”

“因此只有你合适。你愿意吗?”

周渔开始是不放心的,张小翠优点多,缺点也不少,她没文化,不敢担当,没主意。可这些日子的历练,她在成长,更何况,这次拒绝奋进电视机厂,周渔发现,她和原先不一样了。

她原先是躲避问题,有点捡漏的想法,但现在她敢于处理问题,最重要的是,随后五天,虽然电话声不断,但没有一个电视机厂打来,张小翠原先肯定会担忧的来问周渔怎么办,但这次,她撑住了。

她坚信门市部值得更好的,她坚持自己的决定。

周渔觉得她可以拉出去练练了。

张小翠几乎是瞬间兴奋了起来:“真的?”

“真的,”周渔点头,“但这是在南方……”

她话都没落,张小翠直接一挥手,底气足得很:“不用管他们,家里人都听我的,南方北方都一样,都得跟着我来。”

周渔都乐了,接着交代:“那就说别的,你得带三个徒弟出来,我需要2号店建设结束,他们每个人都有本事建设新的店面。”

这一听就知道,周渔是要扩张了,想想看也是,周渔费了这么大的劲儿,上了国家台,打出了名气,总不能让大家干看着吧。

她点头:“好!”

张小翠带着三个徒弟出去,王建身旁也补了三个徒弟,一时间,梅树村开始了忙碌——

供货厂多了,需要谈判,需要敲定细节。

南河各市的小门市部也要开始选址,好在周渔当时已经培养出一批人,于芳菲是其中的佼佼者,直接负责此事,接着跟进。

说真的,周渔本没想着这么着急的,她原先想着一号店先稳定一段时间,但名气不等人,既然来了,豁出命去,也得抓住。

这成了梅树村一段时间来,所有人的信念。

去开店的人都知道,时间就是市场,越早开业,越能抓住市场,他们的名声这么大,他们的服务并不是不可以模仿的,一旦其他省市有人先入为主,来个梨花村桃花村,他们想要再进入,就要付出几倍的努力了。

守店的人也知道,国家台的影响力有多大。用王建的话说:“如今但凡来南河的,必然会来咱们这里转一转。原先我们没打出广告,人家不会说什么。但现在我们承诺了,有问题人家就会说,你们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