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5/5页)

于是,乐的让人看了好几天后槽牙的王建,赶紧报了名,他回家悄悄跟老婆芳芳说了自己的猜想:“我猜周总是嫌弃我见识不够,我得好好学。”

芳芳扭头将这事儿告诉了王建的小姨姜桂香,姜桂香又打电话讲给了周渔,周渔没说是不是,而说的是:“我等着京市店筹备,让他去呢,让他好好读。”

这是周渔回到南州的第一天,南州肥皂厂那里,终于有消息了。

周渔直接去了伍月华的办公室,伍月华跟她说:“他们厂资金有大问题,可怎么回事,我猜你想不到。”

周渔直接坐下了:“你说。”

“你知道莫大海四处演讲吧!”

周渔点点头,“知道,我听说他这个模范,激励了不少濒临倒闭的日化厂,让他们打起精神重新振作,跟这个有关系?”

“你知道人家为什么请他,哪里有人听个演讲就振作了?振作是要钱的啊,这些厂子,哪个不是账面上一点钱都没有,说不定屁股后面还有一堆外债,鼓励两句根本没用,是莫大海拿出了真金白银,他们才这么积极啊!”

周渔都惊了:“莫大海给他们钱?”

伍月华点头:“对,他跟他们讲,要分析产品为什么不受欢迎,怎么分析,就要问卷调查,这需要钱。调查完了需要改进,这也需要钱,改进完了需要推广,这需要大钱。”

“源头是墨江县日化厂,不是第一个邀请他的,但是最可怜的,都是老弱病残,一个小工厂日子过不下去了,分流都没人要。他出主意,人家说我们一分钱没有,做不了这些,你的激励没有用。”

“莫大海上了劲儿了,觉得太可怜了,就跟人家签了帮扶合同,帮着他们找产品定位进行推广。这事儿就传出去了,开了口子,大家都不容易啊,有厂子没钱报销医药费,有厂子全厂人集资都没效果,有厂子设备好却找不到正路,他一个个都帮了。”

“从六月到九月,签了十家!直接将他们厂那点资金抽光了,他们厂才起来多久,原材料都是欠账,本身产品卖得好,只要他停了还有可能缓过劲儿,可日化都是一个圈,原材料厂的人听说了,直接过来要。”

“本来还想通过谈判,让人家先回去,可他们过去濒临倒闭过啊,别人也怕拿不回来钱,根本不愿意,昨天谈崩了闹到了省厅,今天彻底停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