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3/5页)
周渔:……
还有其他的林林总总,一上午,周渔只觉得满眼都是人,满耳朵都是声音,等着中午12点左右,人流终于渐渐消退,她才静了下来。
这会儿就瞧见贸易团团长蒋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看见她就一句话:“周渔,你们这一早上可是不得了啊!”
周渔心里有数,香皂一共定出去320万块,洗衣粉也有20万袋,总金额210万美元!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开端!
可她没想到的是,蒋学说的下一句话是:“一上午日化区域就你们厂在不停地成交,都把大家惊了,一个个都问,怎么日化也能成交量这么大,知道是你,大家立刻都觉得正常了!”
这显然是在表扬他们,而且华美日化这是第一次上广交会,在此之前,一点客户都没积累,一上午成交这么多,就连周渔也觉得,是不错的。
但这句话让她陡然觉得不对起来,“就我们成交吗?他们不都人很多吗?”
南河日化就跟华美日化一个展台,这会儿牛看山就在她身边,两人自从上次争洗衣粉生产线贷款这事儿后,就算是不打不相识了,这会儿聊起来很自然。
牛看山立刻说:“人很多,看得多,问得多,拿样品的也多。”
他指着自己带来的样品说,“一上午,就柠檬薄荷香皂样品,我们发出去一百块了,愣是只有印尼的一个外商要了20万块。其他的有三家,谈到价格,就不行了,认为贵,我们不降价,没有愿意成交的。”
日化本就是冷门,饶是牛看山这会儿也有点不自信,“是不是根本就没有采购计划,所以,只是因为广告多,所以过来好奇的看一看。”
中午时间,大部分人都吃饭去了,更何况,外商一开展就挤到了日化这边,大部分都看完了离开了,这片这会儿没什么人了。
一开始周渔他们说话,大家也没吭声,这会儿牛看山一说,顿时不少人就有了共鸣。
龙平梁就说:“不止是你们。我们的去屑洗发膏,来问的外商特别多,也跟你们一样,问到了价格,就问能不能再便宜点,我们说是最低价了,就拿着样品走了,起码有四五个这样的。这一上午,忙活的水没喝一口,厕所没去一次,愣是一单都没开!”
一单都没有?!
湘南日化厂离着不是很远,周渔隐约记得,她偶尔抬头是看见过的,人真不少,这也太夸张了。
连周渔旁边的华美日化工作人员都不敢置信,于芳菲忍不住问:“是不是有订购计划,还需要考虑?”
龙平梁苦笑一声,“我这性子,但凡他有谈的意思,我是怎么也不可能让他们离开的,他们显然只是问,并没有订购的想法,我努力也没用。”
本以为龙平梁只是特例,没想到,一时间,好几家都这么说。
甚至李晓明和侯显明也赞同有些不对劲:“我们今天的成交额跟往年一样,太正常了,但我们多了这么多产品,太正常就不正常了,我们觉得,的确成交量比预估的要少不少。”
“这中间肯定有问题。”
要不就是他们的定位不符合外商的审美,要不就是其中某个关节出问题了。
这可不是小事,看起来那么热闹,居然只是表面繁华,大家不就白来了吗?更何况,从深处说,这大半年,大家这么努力,这太打击积极性和自信心了,以后大家会不会因此泄气?
日化行业才刚动起来呢!
周渔干脆冲着侯显明和李晓明说,“正好这会儿人少,咱们统计一下吧,看看究竟是谁问了不买?问了什么东西不买?咱们先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原因来。”
这是真的,既然有问题了,就得解决。
侯显明和李晓明都同意,立刻招呼大家:“大家都写一写,你们成交了吗?跟哪里成交的,卖出去的是什么,成交了多少?展台今天来了多少人,分别是哪里,问了什么?谁谈到价格就不谈了,多少钱?”
要是原先,这肯定是不说的,大家都想创汇,价格那是一个压的比一个低,说了就等于把底细漏给别人了。
但这次,日化区是有共识的,他们的产品不差——周渔已经在美国给他们试过了,既然这样,就不能为了外汇无底线降价,出口是为了挣钱的,而不是赔钱卖给外国人,自己再去挣国家的补贴,那吃亏的是国家!
所以,这个价格还真能说!
侯显明德高望重,一招呼,立刻各家都应了,明明是应该中午吃饭的时间,这会儿日化区域倒是都低头一个个沙沙地写了起来。
虽然一早上都很忙碌,但实际上,给每个客户介绍,就需要不短的时间,谁接待的谁来写,这么一分,也就没有多少工作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