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4/5页)

周渔冷哼一声:“他们已经很有赚头了。常部长怎么说?”

蒋学说:“常部长就三个字:再看看。”

也就是说静观其变,不插手也不打压,周渔松了口气,看着外面渐渐黑下来的天,“成败就明天了。”

第五天。

周渔去会场的时候,恰好碰上了建春工艺厂的王晓辉,82年秋交会,周渔将建春工艺厂的新产品放在了免费大巴车的电视上,是第一个被介绍的。

要知道,长达一个小时的路程,林林总总不下大几十个厂子,很难有人全部精力都集中的,第一个是很沾光的。

也借此,建春工艺厂打开了出路,从82年开始,就一跃成为了工艺区交易的大户,如今每年都是南河创汇的主力军。

王晓辉跟周渔自然熟悉,他干脆多走了两步,过来说:“周总,你们也别急,我们工艺区这几天也讨论,其实都很支持你们。我们当时就是卷的太厉害了。”

“你说一个花盆套,一个人一天就能编十来个,可卖的话,不过一毛钱一个,就算原材料不值钱,人工也是要钱的啊。”

“要是我们当初能顶住了,这会儿就能卖正常价五毛一个,你说,这差多少。说真的,你们能联合起来,我们都羡慕。”

“我们都知道你们压力大,空口白牙的鼓励等于没有,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我们工艺区一共198家工厂,各省的都有,每家工厂都要发劳保产品,外贸搞不起来,我们内贸支持,请各省的日化厂别着急。”

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周渔连忙说:“谢谢!”

这样表达善意的,其实不少,一个贸易团,各种工厂都凑在一起,能说的早就说了。但显然,这也代表着一个问题,虽然日化区域这会儿个顶个都觉得这事儿八成能成——采购商们昨天晚上急了!

但围观的人都觉得,这事儿八成是不成了,毕竟,世界上那么多产品,钱在人家手里,你不卖人家可以选别人啊。

这事儿没法解释,周渔和所有人一样,都跟前几天一样,在自己的展台老老实实的忙活着,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今天除了紧张,还有期待——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展台四周来回的走动着,抬着头竖着耳朵,来回的注意着。

到底他们会来吗?

八点钟开展,没有人过来,九点钟的展会,因着是最后一天,不少小的采购商已经离开,所以显得冷清了不少,依旧没有多少人往日化展区过来。

十点钟,关励忍不住摸了摸口袋里那半包烟,冲着同事说了句:“我出去抽根……”

话音未落,就瞧见组委会的外贸员冲着他们跑了过来。

外贸员是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是协助各厂同外商谈判的,当然了,一般小的交易量是用不到他们的,他们这么跑到展区找人,只有一个原因——有外商坐在了交易室里,告诉他们:我们需要什么产品,你们帮我们找合适的厂家!

关励舔了舔因为上火起了大泡的嘴唇,将手从口袋里拿了出来,站直了身体。龙平梁被人提醒,也扭头看了过去,仿佛在那一瞬间,大家没有人说话,却通过目光身体语言向所有人传递了一个信息——你看,有消息来!

日化展区的人在这一刻,不再是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就像是长在大地上树木,寂静而又认真地注视着,属于他们的春风吹来。

外贸员气喘吁吁地冲了过来,就瞧见了这一幕,也感受到了这边无声的压力,他大声冲着大家说:“美国的克拉贸易公司想要购买蜜桃乌龙味香皂,蜂蜜牛奶味香皂,柠檬薄荷味香皂……”

他林林总总报了十来个香皂的味道,然后说:“请有这类产品的厂家,如果有交易的意向,可以跟着我过来。”

立时就有人问:“什么价格呢?还是9美分吗?9美分我们不干的!”

任何人都知道,他们来了,他们不是不理他们就走了,这就说明,他们就想要这些产品的。

如果前几天是忐忑是不安,那么现在他们是笃定,自己可以谈判,他们的要求对方是可以答应的。

所以这话是有底气的。

果不其然,外贸员笑着说:“当然了,我们已经问过价格方面的问题,他们给出的答复是价格可以商量。”

一时间,日化展区的人都忍不住有些兴奋,松动了?!

此时,周渔直接说:“不是可以商量,请您转告琼斯女士,她需要的味道我们都有,而且可以保质保量,不过,价格只有12美分,不可能再降,如果埃里克先生有成交意向的话,我们这就带队过去!”

这些天的僵持,全展馆的工作人员谁不知道?

就跟王晓辉说的一样,当时他们卷起来了,现在后悔极了,那不肯降价却抱团突围的日化行业,谁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