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4页)
所以,周渔的提议倒是让路易斯觉得有点意思。
更何况周渔还说:“优秀的可以控场的主持人很难找,但如果有三个特约评论员,夏国有句老话,叫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意思是三个普通人的智谋会比一个聪明人厉害。”
“这样可以通过评论员来弥补主持人的不足,譬如法律,经济、社会等等专业,就可以减缓对主持人的要求,让你的节目更有可能爆出看点。”
路易斯是多年从业者,自然知道,场上只有一个人控场,和有几个人控场效果会有多大不同!毕竟这个节目是他们在与新闻当事人斗智斗勇的。
路易斯并没有说赞同或者不赞同,她问的是:“你想要一个位置?”
周渔点头:“对的,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位叫做蒋学,是我们华美日化全球业务部总裁,毕业于夏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从事过多年对外贸易工作,即将会跟着著名金融学家西蒙进行学习。我认为他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路易斯思考了片刻点点头:“我需要考虑考虑。”
这就是好消息,今天只是初步谈,随后的合同都要有律师过手后再进行签约,所以聊完后,大家都散了。
路易斯离开的时候,专门停住跟戴维斯说了几句话,他们是朋友,自然要联络,周渔并没有打扰,直接跟蒋学先往外走去,在停车场等人。
出了咖啡馆后,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周三春担心地问:“你说她会答应吗?”
周渔这个想法,其实是个双赢,她不想要冠名权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一个好节目需要大量的资金,路易斯一看就不是能招商引资的性格,没有了这么大的好处,很难拿到合适的赞助。
钱不够节目不好看,她的钱不就是白投了吗?
另一方面是周渔觉得,冠名权不是可以一直保障有的,节目办不好冠名没用,节目越办越好,那就需要竞争,跟她什么时候投过资没关系,是要看谁给的钱多。
但是评论员的位置不一样,这是个隐性的广告位,每次介绍的时候都会说,蒋学是华美日化的全球业务部总裁。无意中就能强调华美日化。
更何况,冠名是出最多的钱,而这个位置则是需要人脉的。
周渔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我们华美日化已经进入到媒体圈了,不要轻易动手,我们有反击的能力。
当然如果这个节目成了,蒋学就会成为知名人士,除了《真相是什么》这个节目外,周渔又有了一个可以发声的代言人。
所以周渔势必要让这次建议成功。
她看着咖啡馆的方向说:“资金充裕,节目形式创新,减少对主持人的要求,这一切都是降低她成功的门槛,更何况她现在迫切地需要成功,我以为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她会答应的。”
“这个节目创意不错,她的父亲也会促成的。”
周渔在之前特别调查了路易斯的背景,她的父亲哈里逊是美国国际广播电视台最大的股东,而这家电视台是美国收视率排名前五的电视台。
路易斯的母亲是她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出色的记者,曾经为电视台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个人可谓是灵魂伴侣。
他们结婚后,在生下路易斯不久,她的母亲就出意外去世了。所以哈里逊一直对路易斯给于极大的自由,想要让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过得快活。
当然了,这不代表他不会再结婚,路易斯三岁的时候他再婚了,生下了两儿一女,也就是说,路易斯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她如今有五位竞争者,且没有同母帮手。
哈里逊为了让这个女儿立起来,也会暗中给于帮助的,毕竟,从路易斯可以要来NBA球赛转播时的广告位置,就可以看出哈里逊是多么爱这个女儿。
一个节目形式的改变需要多方论证,所以随后几天,路易斯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周渔倒是带着蒋学拜访了著名金融学家西蒙。
这条线还是于芳菲搭上的——华美日化付了高昂的价格让她进入了一所大学读MBA,西蒙就是客座教授。
蒋学本就从事了多年的经济贸易工作,虽然平台不一样,但并不影响他对知识的接纳和运用,所以西蒙很满意,于是,刚刚到美国的蒋学就有了三份工作。
从西蒙家里出来,蒋学是实打实地跟周渔说:“真谢谢你给我这么高的起点。”
人生总是有各种难以预料的事,他在商务厅干了半辈子,说真的从未想过离开甚至出国,可偏偏妻子找到了父母,他就跟出来了。
他以为有了父母不能说母慈子孝起码也是一家团圆,结果事实是没有亲手养大的孩子即便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感情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人养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