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4/5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皇帝已知武源门外事,两眉紧锁着。
文武才退到大殿两侧,督察院左都御史唐锡便走出:“皇上,臣有本要奏。”
沐宁侯神色淡淡。
张方越老神在在,只听皇帝一声准,双目还是微敛了下。
“武源门外士子静坐,看似因不满沐宁侯府强权,但究根本是愤怒不孝之人安享富贵。云记恩若不受惩,那日后人人效之,天下孝道将沦为笑话。还请皇上明断。”
皇帝看向今年头回上早朝的沐宁侯。沐宁侯也不为难皇上,来到大殿中央,站到唐锡前:“皇上,老臣就知今日会有这么出,故拖着病体也要来上早朝……”
病体?有官瞄向那位站得笔直的侯爷,他昨日还携夫人去吃席了,还中气十足地骂了几十士子。殿前装病,不知道算不算欺君?
叹一声气,沐宁侯道:“皇上,您这左都御史也该换个人来当了。”
“沐宁侯爷…”
抬手打断唐锡的话,沐宁侯转身面向他:“云记恩的祖父是从充州逃荒到北轲府的,苦了半辈子给儿子盖上了房,染了风寒走了…五岁时,他父亲服徭役,善吝山凿石,不慎命丧,官府给了二十两银子,他母亲卷了全部家当急急远嫁。紧跟着他外祖分家,把云记恩的房子分给了小儿子…”
唐锡捏着圭臬的手,指节泛白,怎么会这般?这与他查到的天差地别,那些石家屯人可不是如此说的。
述得如此详细,不少官员已经开始担心起唐锡。
“云记恩家产被占,石家屯的村民算是个个都参与了。他们没沾着光,也能有如此行为,只能说明那些村民从心底里觉得云记恩祖父和父亲两辈辛苦劳作挣得的家当,就该属于石家屯。”
沐宁侯看着唐锡:“云记恩在他小舅家待了不足一月,就被舅母打伤两次,扔去孟籁镇和士子山拦士子乞讨。这些,老夫都查得清清楚楚。土地庙的老和尚看他可怜,便给他剃了发,收容在土地庙里。
没几年老和尚病重,他一直侍奉在床前,从不让师沾染半点秽物。可怜人淳孝,老天都看在眼里。老夫亲家一家出游,早不落雨晚不落雨,恰恰马车要抵土地庙时落雨。云记恩这才有了个家。
老夫亲家待他如亲子,教授他学识,给他建房娶媳妇。功成圆满了,出息了,石家屯冒出来了。怎么你家地里粮熟了,都是给别人收的吗?
要他那亲娘舅舅有两份真心,也就罢了。正如外头说的那般,云记恩不差养亲娘的银子。但那亲娘已经把严五酒坊看成自己的了,还要将客满楼送给兄弟。她算什么亲娘?”
“可到底生了他呀?”翰林院大学士周计满走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没这般只记着仇的。”
还怕无从挑头,这就送上门了。沐宁侯转向周计满:“你既如此说,那老夫就请你来断断另一桩。也不是旁人的事,就你姑祖父张进,即张太傅的父亲。”
张方越双眉一紧:“沐宁侯爷,老臣父亲已逝去二十四年了。”
“老夫知道。”沐宁侯接着说:“张进原配妻子,是家中独女,因失足落水,两人结的缘。带着不菲的嫁妆嫁到张家,尽心尽力侍奉姑舅八年,无子无女,病逝张进老家…”
周计满后悔插这一脚了。武将就喜沐宁侯爷上朝,因着他一上朝,总有文臣要倒血霉。
皇帝饶有兴致地听着,他知道沐宁侯不会平白提到张进。
“原配病逝时,张进已外放近三年。外放的地儿虽不是江南,但也不差。他安稳之后,为何不接了原配到任上?他非长子,父母为何要在他府上养老?原配一死,父母挪进长子家,直至逝。”
张方越实忍不了了:“沐宁侯爷,您大概忘了我父逝后,是与大娘合葬的。”
“若我是女子,生时行为不曾有愧,却不得夫厚待,死后得合葬又有何意义?成全谁的美名吗?”沐宁侯可不惧张方越,他闹一闹,张方越就是为避嫌,也不敢压崇青会试案卷。
“您又怎知她行为不曾有愧?”周计满反问。
沐宁侯轻哂:“原配行为若有愧,张进临死前会留言与她合葬吗?原配逝后一年,张进娶新妇,新妇一直随他在任上,不曾侍奉姑舅。大学士刚断云记恩不孝断得直接,那现在来评一评张进是否有负原配,其堪不堪得大贤?”
“沐宁侯爷,老臣希望您慎言,别攀扯逝者。”张方越心突突的,实情是他父确实有负原配。但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他娘一辈子都敬着祠堂里那块牌位。
沐宁侯回过身,面对张方越:“老夫也不是胡乱攀扯。建和九年,小子晨焕游历山北省,途经孟籁镇,差点被一商门卢姓病女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