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番外,太和殿之乱后续(第2/4页)
街上空荡,不少店铺歇业。
动静这般大,百姓已嗅到不对。果然皇帝重伤的事,没能瞒住。四月天明明暖洋洋,却比腊月更寒。
这一夜,京里难安眠。次日寅时,樊仲出府往刑部。左邻匡家大人也正要去工部,看着樊家马车经过,不禁生感慨。朗朗乾坤天理昭昭,黑白终有定断。回想之前,他还是有些惊奇。
云崇青受命,领巫族围剿孟元山,捉拿邵氏查抄邵府。消息传进京里,谁不愕然?以为是假,毕竟当时云崇青尚处孝期。可次日,人家就与身着巫族族长服饰的悦离押犯人抵京。
同天,朝廷修缮三勺胡同的樊家宅子。百官诧异,不敢议论。
匡大人眼前浮现樊家十几好口回京时的场面,云崇青扶着他的残面老师到城门外迎接。沉冤得雪,一家子见面抱头痛哭。
那时大家才知云崇青的先生,乃樊仲矣。樊仲,谷晟元年探花郎。三十而已,居大理寺右少卿。他没死,隐姓埋名三十余载追凶,还顺便教出个三元及第云崇青。
云崇青之名,早在重建响州肃清南川时,就已四方知。
有此徒,樊仲几十年不在朝又如何,他依旧名动天下。
匡大人羡慕,但却不嫉妒,因为他无法想象樊伯远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自断右掌毁去俊朗容颜,练左手,暗查陈家案…一桩桩,他自认无这份坚韧,抬手向走远的马车一拜。
匡慜敬佩!
天亮,皇帝下诏,太子监国。
因在孝期,云崇青上值未着官服。前任顺天府尹半月前病倒在回府的路上,太医断是大厥之症,已致仕。
他名声在外,接手事务没人敢为难。午时,方达来传召。
乾雍殿,不止太子在,沐宁侯、孟安侯、段励以及钱老、谭老都在。云崇青行礼:“臣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云大人请起。”封卓瑧眼下有青色,昨日傍晚他拿到崇青舅舅的折子,给父皇读了。父皇细思片刻,让方达把崇青舅舅过往上奏的折子都予他。他读了一夜,想了一夜。
今早,父皇问他,可有悟?他回,民心。
几位大臣已经阅过云崇青的折子,都有感触,其中尤以段励心情最是难言。他就比云崇青小三岁,怎么都想不通人家心眼是如何长的?昨日下朝,他到公府门口了又回头往户部去。
户部给他透了信儿,国库充盈。空虚的国库怎么就一下充盈了?
原是此回皇上派出去的几波人马都拿着脏了,不止押回了人,还运回了银。其中,云崇青不但把邵家、孟元山抄干净了,还上交了一份名册。
明亲王府也被抄了。京机卫昨个奔走一天,几十万两银入国库。珠宝玉器,和盛钱行收。
现在又来一本折子,他读完后心里只觉朝廷苦,金匪之恶罄竹难书。我大雍不犯人,上下求的只是国泰民安。可在蒙古、东夷、南姜氏眼里,大雍就是块肥肉,都虎视眈眈。
自己的家园,自己守护。咱们要自强,拧成一股绳对抗侵略,让外敌惧让他们永远不敢犯我大雍。
段励终于知道皇上为啥会这么喜欢云崇青了?换他,他也偏心。
就折子,一众商议到天黑。翌日,皇帝下诏,告天下百姓,将完颜氏换姓潜藏中原,密谋复国事细述。
顺天府誊抄上百份,到处张贴。怕百姓看不懂,云崇青还在每张告示下按了几位国子监学生,与民细说。
堵不如疏。皇帝告天下百姓书,效果远超预料。百姓在知道马良渡之死、陈家案、辅国公府倾倒、南川不明劳力、南塑乱、蒙古压境等皆是金匪手段后恨极,许多都破口大骂。
“想俺们大雍灭亡,给他们那群猪狗不如的东西腾地儿,做梦。”
“咱们日子过得好好的,招谁惹谁了?个个都来欺负咱…”有妇人都抹眼泪了。
“不能叫他们得逞,伤皇上杀太子,不就是要让我们穷不聊生吗?”
“狼心狗肺啊,在咱大雍藏了多少年,不存一点感激,连拐孩子还专挑好人家的娃子拐。他们该被天打五雷轰。”
“不能叫贼人得逞…把犯咱们的畜生全部杀绝…”
“咱们踏实苦干,不拖朝廷税粮,让西北军安心打仗。”
“对…”
文士激愤,陈词痛斥,到处宣扬。和盛钱行张扬捐军饷,不少商贾学样。
云崇青着手开始查冠、邵镣铐事件。
三泉县,云家各房又聚到了一块。云忠诚沉着老脸,但心里欢喜不已。青哥儿升顺天府尹了。顺天府尹正三品,不止管京畿重地,地方上有冤难平的也可递状书到顺天府。
小十二,小不得呀!
云忠恒说道:“皇上重伤,蒙古压境,这次咱们就不摆流水席了。今天叫你们来,是要知会你们一声。西北战事未结束前,云家庄子上产粮除去自家吃,其他全部捐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