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红宇琼楼(98)二更(第2/3页)

“……哪里来的胡话?”史氏压根就不信:“你们才多大年岁?知几件事?四王乃擎天之柱,哪个倒了,天就塌了。这朝廷,少了谁也不能少了四王。一道弹劾造反的折子就能叫西宁郡王府倒了?”

史氏笑了:“你问问去?天下谁不知道……告这几家是告不倒的!便是告造反也无碍。早些年告的少呢?那哪次真出事了?安心呆着去,只要王府还是王府,就啥也变不了。”

“娘,你怎么就不信呢?那王府倒了!倒了!他家的女婿是反贼,这事罚的重,也是因着一时没拿出证据,并非圣上不知……”

“胡说!四王八公辅佐天下,忠心耿耿。若是四王八公有反心,天下早亡了。”

“可朝廷叫王府还银子,这是真的!王妃被黜了王妃之位,亦是真的!那位马氏王妃认您,可王府认您吗?您忠君吗?君王说的您都不信,偏信什么四王八公……您岂不是藐视圣上……”

话未说完,史氏一巴掌拍了过去。

金钟:“……”他捂着脸,眼泪下来了:“您到底要如何?您要拉着我们跟着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陪葬吗?”

“滚——滚出去——”史氏跪在佛前:“到底小户人家,半点也不经事!起起伏伏,有什么了不得的?!还银子又如何?朝廷缺银子,四王八公缺银子吗?人家随便扫扫地缝,足够还朝廷的。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话,铺茅房的砖下面压着的宝贝,都抵得上金家的家业……”

金铮这才说话了:“不是什么四王八公,缮国公石家,满门抄斩了。怎么还八公呢?不是说忠心耿耿吗?缮国公府忠心谁呀?若是那王府不缺银钱,瞧不上咱们的家业……何至于那么些年,收着咱家一半的收益……”

史氏转着佛珠的手一直在抖,不停的在抖,咬着牙不说话。

“既然母亲这么想,那您就求神拜佛吧。”金铮拉着弟弟出门:“等您想通了,打发人唤我们。”

两兄弟出来,金钟问说:“想的通吗?”

“等等吧!”会想通的。

想通的契机是:都得还钱!

而史侯府日子本就不宽裕,而今要还钱,真的不够。于是,史侯府就开始四处借了。

先去贾家,贾家也在谋算这银钱怎么凑出来。

贾母有嫁妆的,史侯府想让老姑奶奶将嫁妆匀出来一些,像是压在库里,白白放坏了的,能救急即可。

可贾母哪有那么许多?儿孙这么多,带出来了,怎么可能给侄儿?自然是推脱的。

史侯府没法子,只能从族人手里借,再谋划着把族里的产业卖了凑钱。还有姻亲故旧里那些日子尚可的,都在被借的名单上。

从薛家借,薛蟠给了两万两,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史侯夫人便上金家,老太太没出门,但是避这些人着呢。对外只说,去公主府了,并不在家。而金家二房也不在京城,进山去了。

张氏和刘氏接待了,但是两个年轻的媳妇子,并不管家事。

史侯夫人到底是去找了史氏,可通报之后,无人禀报史氏,只说病了,不便见客。史侯夫人是真生气了,不免找了史县尉夫人,好一顿排揎。

作为嫂子,县尉夫人领了差事,过来看望史氏。

娘家亲嫂子,这要是不叫见,难免叫嚷起来,那就进去见一见吧。

“我也不想来,可……侯府好,史家才都有荫蔽。如今遇到难处了,妹妹好歹帮一帮!金家现拿一二十万两银子,还是能的。你哥哥这边倒是欠的少,也不过是欠了户部三万两,而今有三万五千两,这债就还了。侯府那边,也莫要说十万两,拿五万两,也好过去交差。”

史氏都听的愣住了:“你们拿不出三万两,我知道!为何堂堂侯府,连五万两也拿不出来?”

“这话说的?家大业大,花销大,金山银山也把内里掏空了,就剩下个皮子好看而已。那府里……”县尉夫人低声道:“那府里……姑娘们都开始做针线了……自己做自己穿……”

史氏忙问:“那薛家何等豪富?”

“给了两万两!”

“那贾家两府,没有银子?”

“欠朝廷的也多呀!老诰命也只哭穷,说是没生个有能为的儿孙……帮衬不了。”县尉夫人说着,就叹气,“倒是王家……王大人在任上,可也不能不换钱。怕是也腾不出手来……”

史氏:“………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反倒是金家,家底殷实,又有勋贵高官庇护?

这当真是倒翻天罡,世事颠倒!

县尉夫人只问:“你看……三万两是现银?还是银票?”

“现银吧。”贾敏叹了一声,“谁家留那票子做什么?方便带便是了,银子存着才踏实。”少不了还得开银库:“都用金子吧!两万两金子……也能先拿这么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