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红宇琼楼(107)二更
这主意怎么了?就在贾珍身上找毛病,问题就解决了。
四爷:“……”他招手叫桐桐近前来。
桐桐看看近在咫尺的距离,只能凑的更紧。他的嘴唇贴在她耳朵上,一呼一吸之间,吹的人直痒痒:“……”怪难受的,“你倒是赶紧说呀。”
“宫里准备大选、小选,你没事进宫去,跟太后、皇后一块看看秀女。听我的,等选秀结束了,事就妥了。”
桐桐:“………”啥?
四爷刮她的鼻子:“你呀,又被干扰了。”
嗯!
“什么书不书的?什么原著不原著的?”这是活着的人,是真真实实的,手可触摸到的世界,跟其他的都不相干!
抛开这些,你再去想想,事不是那个样子的。
桐桐若有所思,果然不催着四爷去办了。
宫里也真的在大选、小选。
太后和皇后为难,主要是义忠亲王的那些孩子,长子实是到了年岁了。
皇后跟桐桐说:“不欲进宫的,不给孩子报,自是无处选去。”此并不会强迫,若是真看中了谁家的女儿,这是另外赐婚的。
就如同皇上说,不给六儿选。那这就是要精挑细选大臣家的闺秀,先看看,而后跟大臣有了默契,这才好赐婚。
因而,一般送选来的,多是奔着侧妃去的。
就像是原主落水那次,那一年就是大选。
而义忠亲王那一脉的情况天下皆知,太后也放出话了,主要就是给那边选的,谁家若是有意向,可以报上来。
总得选个心甘情愿,好过日子的。
像是好些老臣,对义忠亲王到现在还念念不忘,那就送女儿来,这是可以的。
但这话放出去之后,竟是没有一个来报选的。
皇后如何不愁?
桐桐就问说:“小选也未必没有好的?也许出身所限,但本人是挺好的。”只是非官宦之家出身而已。
皇后摇头:“终究是面上不好看。”她叹了一声,就嘀咕说:“老勋贵不少,以前也是对东宫忠心耿耿,而今呢?”
竟是想从老勋贵中选。
贾元春就觉得宫殿中好些人都看向她,她原是东宫女官,有是荣国府出身。
她心惊担颤,当天就给母亲送了消息:迎春或可入选!
王夫人拿到手里的消息,跟贾瑞家的道:“宝钗包了小选,这孩子是色色齐全,可惜了。倒是二丫头木讷……反倒是……”
“大姑娘惦记二姑娘,为二姑娘筹谋,也是二姑娘的造化。”
王夫人叹了一声,起身道:“去见老太太。”
于是,老太太这才知道,宫里竟是想将元春赐婚给义忠亲王的长子,这如何是好?在皇后身边,服侍陛下,若是得一男二女,那才是前程。
赐婚给那阶下囚……何来前程?
王夫人抹了眼泪:“府里的前程,系于元春一身。而今,这困当如何解?二丫头……我又焉能不心疼?”
贾母哭了一场,叫了其他人来商议。
贾赦垂眸一言不发,邢夫人道:“王孙公子,倒也是……”
话未说完,见无人言语,到底不敢说下去了。
贾琏见父亲不言语,便急切的看贾政,贾政一声连着一声叹气,却并未说出反对之语。
王熙凤心中难免有几分不忍,“天下的姑娘多了,就独独咱们家养的好?”
贾母又哭:“我把她们姊妹调教的水葱似得,你们但凡有个争气的,又如何能将我的二丫头填进去?”
这一哭,王熙凤不敢言语了,只奉承道:“谁叫您会调理人呢?各个都好,连皇家都抢着要呢。咱家大姑娘那是要做娘娘的命,而今在家又要出个王妃不成?”
于是,迎春也才知道,她要去大选。
此事商量定了,贾母沉着脸跟王夫人交代:“告诉大丫头,皇后无子,陛下身康体健,她还有机会。当年甄贵妃择一女进给陛下,结果才有了六王。
三王、四王皆有正妃侧妃,又子女成群。选这二人,皆有一半败的可能。唯有宫里,唯有圣上……她的前程只能在圣上身上。之前已错一次,万万不可再左顾右盼。
你千万告诉她,一家子的性命都在她身上挂着呢!做事一定得三思后行,千万莫要冲动。此次凶险,她年岁渐长。女子花期不长,她需得抓紧。”
王夫人一声一声应着,她是不能见女儿的。但不是说要紧的消息递不进去。贾敏身边的嬷嬷乃是老夫人身边老人了,那嬷嬷的儿孙还都在军中。
要紧的话别人不成,信更不成,不能落在纸面上。只有贾敏会时不时的进宫请安,这话终是能传进去的。
但这些桐桐如何能知道?
直到看到报上来的名字,桐桐才知道,贾家给迎春报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