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红宇琼楼(107)二更(第2/3页)

而报选的只这一个,没有旁人。

皇后:“……”她报送太后,请太后定夺。

太后宣了,把人带来一见吧!宫里派了嬷嬷去接,马上就要见。

连三王妃和四王妃都叫到宫里,看看给义忠亲王府里选的长媳。

桐桐坐在太后身边,看见了戴着金项圈,戴着金簪,一身素服的迎春。

只看模样,没有什么可挑拣的。

性情上一时又看不出来,只瞧着沉默、安静,讷言。

桐桐附耳跟太后说:“我跟那林家的姑娘熟识,她说此女虽被家中下人称为‘二木头’,但爱下棋,自来温柔和顺。”

太后愣了一下,福佑是说此女在家中不受宠,甚至于被欺而无人照管。能下棋,以这般年纪来说,未必一定下的多好,但喜爱便证明会,能钻进去,这是说智商是好的。性情和顺好脾气,这尤其要紧。

义忠亲王府近几年怕是都难出来,关着府门过日子,静不下来,会活不下去。

需得有个能关的住的,甘愿被关注的人,忍耐过这三五年,甚至于成十年。

于是太后招手:“近前来,哀家瞧瞧。”

迎春小心翼翼的向前,不敢抬头。

到了跟前了,太后又打量了一番,而后看皇后:你觉得呢?

皇后:“……”也不过是自己在宫里跟福佑说了句闲话,便叫这姑娘的命运变了。许是没有这一遭,她能找个如意郎君呢?

因此,她是有些歉意的。莫不若再等等,若是有其他人选,放了这姑娘也未尝不可。

她其实早年就听过这个姑娘,那个时候,张家有女嫁到荣国府,连着生了两子,妾室生了一女,女眷们闲聊时提及过。

要按照礼法论,张家原是这姑娘的外家。

皇后一时拿不定主意,看向两位王妃:“你们也瞧瞧。”将来终是需得你们中的某一位来照料。

三王妃招手叫迎春:“好孩子,莫怕,来!”

迎春紧张的手都开始哆嗦,过去抬眼看向三王妃。

好模样,却怯生生的。

三王妃心里想的是:那贾家迟早都要倒的,她家大姐坑了她,一家子都顺着她大姐,可这而今瞧着不是好地方,可以后再回头看,却也未必。

而今不能出来,自然是跟囚徒无异。可其实,钰哥儿那孩子因着是庶长子,太子妃一直便不喜。太子妃那脾气,而今天下尽知。对庶子庶女,那手段多了去了。

因而,这钰哥儿自来便有些老实,呆愣,总显得有些迟钝。

也因此,皇长孙并不为人所知!可便是迟钝,念书时也并没有落下。该背的也背过了,该学的也尽学了。只是十分不活泛!

她曾一度认为这孩子藏拙,后来才隐隐知道,这孩子小时候受过惊吓,到底因何受到惊吓,这个不得而知,好似就是东宫妻妾之间那点事吧。

被吓着之后,就一直这样了。不是假装,是真的……看着迟钝了一些。

这样的孩子……时过境迁之后,给些恩典,又能如何?

若是弄个太伶俐,心情太过活泛张扬的,反倒不如这和顺好脾气的。谁也别欺负谁,反倒是能关起门来将日子过好。

因此,她就看四王妃:“我瞧着好!”

四王妃也笑:“嗯!是个和气孩子。”

桐桐心里偷偷的松了一口气,在贾家关着还是关着,在王府关着也是关着,可你这一生扛过这三五年成十年,必有一番天地等着你。

许是你的天地依旧不大,前程依旧不远。但也不用落入中山狼之手,落得个没下场。

好好的再将人送出去,太后叫人给迎春了不少赏赐,就是暗示贾家,看上人了。

四王妃就说:“都还在孝期,不着急。”

三王妃一副惊讶的样子:“都在孝期?咱家钰哥儿在孝期,这怎么贾家……”

“宁国府有丧事,这姑娘的伯父没了。”

三王妃又皱眉:“听名慧说,那一日去福佑庄子上,那宁国府送六弟送了一对姐妹,六弟未要,当时那做派……”

太后拉下脸来:“这么说,贾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皇后用余光看看太后,再看看三王妃四王妃,回头瞥见福佑闲闲的拨弄指甲。她若有所悟,却也并不言语。

回了寝宫,她看贾元春:“今日那姑娘是你妹妹?”

“回娘娘的话,那是奴婢堂妹。”

皇后叹气:“本来呢,瞧着你还算是规矩,举荐你……”说着就摆手,“而今,身为女子,能被家族举起,亦能被家族所累。说到底,身不由己呀!”

元春心如鼓擂,举荐自己什么?因为宁国府的事,娘娘改主意了?

她传话回家,问太太:那边府里究竟是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