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世俗烟火 (34)(第2/3页)
“你还想过你奶你妈的日子吗? 她们今儿的日子, 就是你将来要过的日子。你要不能走出去, 你妈今天的样子就是二十年后你的样子, 你奶今天的样子就是四十年之后你的样子……”
金家激灵一下, 跟蚊子哼哼似得说了三个字:“我不敢。”
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沈惜跟着从这姑娘的房间里出来, 看见了规矩的站在男主人面前的中年男子, 这就是金安吧。
她想起了林桐的丈夫金镇, 他像是正值壮年正蓬勃旺盛的大树, 枝叶繁茂欣欣向荣。这个作为弟弟的金安像是坟头的老槐树, 一半被雷劈了, 树干黑漆漆的一片, 看着有枝有叶, 但其实内里已经腐朽。
不得不说, 这个家庭是极具代表性的! 一个追赶机遇, 新社会如雨露甘霖, 滋养的他们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个残破守旧, 固守己见, 不肯从老壳子里出来。
张腊梅陪沈惜回公社, 就说:“基层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下一步我会亲自盯着, 金花还有俩哥哥, 到底是年轻人, 脑子更容易转弯……”
是啊! 整天坐在办公室是不知道基层的样子。这个见闻, 给她提供了足够多的创作素材。
张腊梅又说起了林桐找她说这个金花的事, “……她做到这一点, 十分难得! ”
是啊! 难得。
了解的差不多了, 沈惜才跟桐桐告辞, 并且赠送了一支钢笔, “以后若是回省城, 千万记得去找我。”
“好! 下次一定去。”
沈惜没有直接回省城, 而是又去了市里, 去了金寿他们兄妹三人的学校, 得到允许后调取了三个人的试卷和成绩。
她把试卷拍下来, 这些可都是极好的素材。
这些能说明孩子们都是思想进步的青年, 他们愿意为这个崭新的国家工作, 服务, 奉献!
这个人物太饱满, 甚至不用雕琢, 不用艺术加工去升华, 而是林桐本身就很好, 她足够闪耀, 只要将这些经历完整的写出来, 把她的故事讲好就可以了。
电影嘛, 周期挺长的。这事过了之后, 慢慢的就被淡忘了, 日子总还是得过的。
八月底, 要送三个小的去上学。
羊皮的褥子没有, 用兔皮给拼出三条褥子来, 至少隔潮。每个人一床被子, 这个真没多的, 把家里盖的拿去就行了。就现在这就学条件, 必然是很艰苦的。
把棉衣都带的都带了, 暖水瓶, 洋瓷杯子, 一人两个洋瓷碗, 一双筷子。脸盆毛巾, 牙缸牙刷牙膏梳子, 包括洋碱都一人准备了两块。
牡丹把一包袱的鞋都拿上, 有单鞋有棉鞋, 还有草鞋, 要是下雨下雪了, 草鞋穿在单鞋外面不容易脏鞋。
她看了金福一眼, “第一个月去, 啥也没有! 咱拿点钱吧。”
行! 听你的。
他把做好的箱子摞起来,这是给三个做的木箱, 放在宿舍能放自己的东西, 平时锁起来, 每个上面都带一把锁子。木板是找同事从家具厂弄来的废料, 麻烦一点, 拼凑拼凑, 凑了三个箱子。
今儿跟人说好了, 搭供销站的车回去。
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 车来了, 金禄和润叶, 还有小如都在车里呢,在下面接着东西。
润叶背了个包袱, 坐在车厢里拉开叫牡丹看, “我用旧布头给拼的……”不值钱, 就是费功夫, 搭上点线, “拼了三个床单。”
把牡丹看的羡慕的, 这手真巧, 这颜色拼着, 多鲜亮呀, 一点也不怪看。
她们都没问大姑姐准备了啥, 能专门回去, 那肯定是准备了东西的。
小如没敢拿自己准备的, 怕弟媳妇攀比。自己是亲姐, 关小海对自己的工资咋用说不上话, 自己吃饭是不开销啥的, 还有从各单位挣来的福利,可以说是挣多少就能攒多少。
所以, 她给弟弟妹妹一人准备了一支钢笔。这玩意贼贵了!
自己拿出这个来, 叫弟妹看见了, 是不是就觉得简薄了。
何况, 润叶跟牡丹可不一样, 牡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是能攒下钱的。润叶在她自己身上花销是很舍得的, 所以, 她基本是攒不下的。
到家后, 三个孩子收了啥, 自然要跟当妈的说。
收到二嫂的床单,很高兴。
大哥大嫂给准备了鞋, 准备了箱子, 这也很满足, “我大嫂偷偷塞给我钱了……”没叫二嫂看见。
桐桐了然, 各家的日子不同。牡丹怕润叶知道了不高兴, 仅此而已。
“大姐给了这个……”钢笔!
桐桐就笑, “给了就拿着吧。”你姐把挣来的一大半给你们买钢笔了。
润叶的眼睛多贼呀, 这些她能看不见吗? 但是我可以当做看不见, 你们有, 那你们给! 我……我就是有, 我也舍不得呀! 我就是想吃点好的, 穿的好点, 怎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