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隋唐风云(35)二更

夜深了, 四爷看着舆图:宇文家要动,要带走杨广,就不能叫他有兵可调。骁果军不可用,可这雁门郡四十一城, 城中守军集结, 也数万人马。

为了不受掣肘,宇文述必然会设法传令, 令雁门郡诸城严防死守, 固守城池不出,以防突厥趁机攻城。

而自己要的就是雁门郡有所防备!自己影响不了杨广下这个令, 就只能想办法叫宇文述来办这件事!

既能保住雁门郡, 又能顺便促成宇文家挟持杨广……四爷想了再想, 觉得万无一失,这才吹灭了火烛,重新躺下。

宇文述看着舆图, 拳头不由的攥紧,此次机会千载难寻,若此时不为,事便难为。

宇文化及点了点雁门郡:“四十一城, 城中戍卫数万, 若想……这些人马若被征调,也是碍手碍脚。”

宇文承基低声道:“李二郎传信李三郎,所忧者, 突厥也!怕突厥围攻雁门郡……此未必杞人忧天。不若, 使其固守城池, 谨防突厥为祸。

若突厥真兵围雁门, 那此番安排便不算白费。突厥必然首攻城池, 攻城略地,正好为咱们争取了时间。若突厥未曾……”

宇文化及打断了儿子的话:“没有如果。”

宇文承基愣了一下,没有接话。

“没有如果……”宇文化及重复了一遍,若是突厥不来,那便给始毕可汗送信,他会来的!用突厥之兵,拖住救驾隋兵,则事可成。

宇文述的手指放在舆图上,往南移:“中原距离都城太近,加之民乱甚多。一旦有变,咱们必成众矢之的。乱民转眼便可打着勤王的旗号,以宇文家为敌,出面平叛。以解自身之危!再加上四处平叛的将士……咱们双拳如何能敌的过四手?”

宇文化及点了点江都:“一路南下!此地正避开朝廷精锐,可成事!”

宇文述‘嗯’了一声,再江都上点了点,正是如此!

再有,骁果军便是人心散,人也散不尽!若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

他站起身来,“我去会会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为骁果军统领,未必不能联合。

于是,一场被人为设置的,但却又悄然无声的惊天政变正在酝酿,而风雨来前,却当真是一片平静。

歌舞升平,醉生梦死,这便是杨广的日子。

宇文述求见杨广,亦言突厥为祸可能。杨广此时六成醉,听闻此言便说:“传于诸城,小心戒备。”

此口谕过宇文述手,宇文述看在一旁侍奉的李三郎:此事当如何?突厥之患,不是你所忧心的吗?只戒备可以吗?

四爷转身去找虞世南,虞世南长的一副怯懦模样,可以说是弱不经风。此人而今是起居舍人,帝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尽皆在他笔下。

而此人又是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性情刚烈,直言敢谏而闻名。

虞世南看向李三郎:“……”别人皆言此人乃谄媚之臣,他却知此人真实品行如何?所谓的吃喝玩乐,耗费之少,可谓简朴。不构陷他人,不邀功请赏,以奸臣之身行忠臣之事。

虽非君子之行,然则心性端正。

他看向继续饮酒的帝王,起居注落了一行子之后,他便拿着叫人起草圣旨去了。

于是,从谨防突厥为祸,更改为固守城池,突厥为祸,需得戒备。

圣旨到了宇文述的手里,四爷朝他颔首,宇文述心里一喜,转身离去!若是他日事成,李三郎可谓功臣矣!

这旨意被宇文述传了下去,雁门郡四十一城尽皆进入战备状态!百姓全部入城,以避兵祸。

四爷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李世民和桐桐及时增援,可保雁门郡五损。

便是李世民赶不到,桐桐也必然会赶到的!她便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昼夜星驰,也必然会赶到的。

这一点,她办得到。

那么剩下的事……就跟四爷无关了,那是宇文家的事!而今,魔盒已经打开,程序也已经启动,除了向前走,绝无回头路可走了。

他叫玄奴主意:“听着军中的动静。”

军中的动静极大,不曾避讳人。

萧皇后身边的宫婢都听说了,她急匆匆的奏报萧皇后:“……而今军中人心四散,每日里皆有兵卒逃亡,竟不能止!”

竟有这等事?!

萧皇后立马吩咐宫婢:“去见陛下,将此事告知于陛下。”

杨广看向这宫婢,冷笑道:“此事岂是你该管的?”说完,便喊了人:“来人,拉下去砍了。”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萧皇后身边的近侍宫婢便首身分离。

那血淋淋的头颅从萧皇后的凤驾前带走,萧皇后颓然坐下,缓缓的闭上眼。陛下这是说宫婢不该管此事?还是说自己这个皇后不该管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