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 隋唐风云(64)三更

三分醉意,一盏孤灯。

李世民看着舆图,眼神难免迷离!

长孙氏进来,端了浆水递过去,低声道:“我家兄长着人送了蜜果于我,带了几句口信。”

李世民看向妻子,’嗯‘了一声,表示在听。

长孙氏的声音更低,“我兄约各家子弟游猎,赴约者寥寥。”

李世民眼睛微眯:长孙无忌传递的意思是,支持李建成为太子者众!

李家本就是关陇贵族,能迅速平定关中,亦是关陇贵族支持的缘故。依嫡长制而论,太子非兄长莫属!在兄长不仅无错,还自有他的功劳的情况下,舍弃嫡长,此乃*口常。

长孙家亦是关陇贵族,他们支持自己,那是因为自己娶了长孙家得女儿。

这种状况本就在预料之中!

而自己是否支持册立兄长为太子,这是关乎在以后的用兵中能不能得到朝堂支持的关键因素。

长孙无忌传话进来,就是人家释放信号了!

他们在告诉自己,继承人已经择定:从者,兴;逆者,弃!

李世民闭眼,运气,好半晌才抬袖,将案几上的器具尽皆拂下!

长孙氏看着有仆从的脚步声,忙道:“别闹!叫人听见了。”说着,便轻笑了起来,“撞掉了——”

外面的人面面相觑,而后渐渐退下了。

李世民拳头紧握,长孙氏走过去,掰开他的拳头。掌心已然见血!

她抬手抱他,声音轻轻的:“莫要动气!莫要动气!”说着,她的声音就更低了下来,如同耳语,“昨日与君共读,谈及北魏。”

李世民靠在妻子的身上,’嗯‘了一声。北魏为了都城平城的安全,便沿着关中、陇山一线设置军事重镇,一共有六。

六镇驻守将士要么鲜卑贵族,要么汉人豪强。而后,鲜卑汉化,相互通婚,关陇六镇便以汉人为主。

北魏孝武帝乃是权臣高欢拥立,帝王与权臣争斗,帝王为了对抗权臣,秘密整合六镇军事力量。

这六镇军事贵族盘踞关中,胡汉杂居,相互通婚,子弟众多,文武合一。

而后到了西魏时期,府兵制逐渐完善。府兵制的最顶层,设置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总共二十个家族。这些家族的子弟出将入相,显赫异常。

四爷落下棋子,思量的也是这个事!

八柱国之一就是李虎,李虎是李渊的祖父。

其中还有一个叫李弼的,此人是李密的曾祖父。

更有宇文泰、独孤信等,皆是八柱国之一。

李渊有李虎这样的祖父,有独孤信这样的外祖父,可以说李家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之一。

这些家族从北魏到西魏,再从西魏到北周,从北周到隋朝,他们都是统治阶层。这种势力一直延续到唐朝!

后世怎么说的:北周隋唐皆出关陇。

朝代在更迭,关陇势力不灭!这说明什么?说明这股子势力能左右大局。他们支持谁,谁兴;他们反谁,谁亡!

李家被簇拥上高位,身后是关陇,借关陇之势可以平天下。

然后呢?他们支持李建成,那李建成就是傀儡!

大唐不能由着这些人继续操控。故而,李世民收拢如尉迟恭、如秦琼、如程咬金这般的将领比谁都急切,这就是原因。他需要一个真的能征善战的军事力量,去摆脱关陇集团的操控。

因此,瓦岗多投奔,李世民能容能纳,为何?因为他们中多数无背景。

李世民用新的力量发动了政变,关陇集团调转了方向,选择支持李世民。于是,李世民没彻底摆脱关陇,只是用他培植起来的力量,钳制住了对方,使其达到了一个平衡。

直到武则天时期,才算是清除了。

而这个过程,大唐用了八十年左右!

四爷现在考虑的是:如果内部这般的难挣脱,那牵引外力打破这个壳子,未尝不行!

桐桐就是那个能拿捏力道的外力!她敲蛋壳就是敲蛋壳,连那层包裹蛋液的皮都不会伤到。

也正因为如此,在册立的储君上,谁都别说话,无用的。

局势在这里摆着呢,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都做着正确的选择,没有谁的选择是错的。

只是李渊和李建成都没有李世民的魄力!李世民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被辖制干涉,他是在积攒自己的力量,但他也是在为新建的大唐培植力量,培植可以让这个朝廷挣脱束缚的力量。

四爷起身,这一刻他真的懂了李世民的困境。

他出了府邸,走上了长安城墙。城墙上戍卫巡逻如昔!在这里可以看见前朝留下来的皇宫。

没有想错,半夜三更眺望都城的除了四爷,还有站在这里的李世民。

风大,将披风吹起,扬在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