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隋唐风云(93)二更(第2/3页)
“着天策上将军班师回朝!”
班师回朝已经是秋里了。
桐桐看着大利城,马上要告别这里,迁都凉州了。
四爷这次就没有回大利城,他在凉州除了做战后安抚之外,更是在修整凉州皇宫。
李轨称帝了,所以,这皇宫人家一直住着。
皇宫建造的有多大呢?四爷丈量过,有故宫的三分之二那么大。因着李轨朝堂建在这里,这里修建的极其完备,甚至于极其的奢华。
如果要比,大利城皇宫像是一见修整过凑活能遮风挡雨的茅草屋,而这个凉州城的皇宫像是精装过的大别墅。
人家住过的别墅,桐桐有点小洁癖,不一定爱住。
桐桐拿着他的信:“……”瞎说!我这茅草屋也住过人,且荒废了很多人了!我拾掇拾掇,不也住进来了。但你非要说是我受不了,想换器具,想换各种摆设,连帐子都想换了。
嗯……那就还吧。
她回信说:李轨太奢靡了,我不喜欢奢靡的摆设。就是以素净简洁为要,这对风气的养成至关重要。
巴拉巴拉的,写了一堆。
四爷收到信满意了,给其他人看:不是我非要自作主张,你们陛下说了,这事关风气,不能等闲视之。
换换换!都给换了!我们要素净一些的——这些至少都是新的。
取暖设施,比如暖炕、炉灶的烟道,都重新检查修整。
这个时期的炕不如后世那么成熟,但是已经有了。在《辽史》中就有记载,说是’契丹居毡帐,亦有土炕‘。金代的记载上,说女真是: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
到了明清,土炕的技术菜越来越成熟。
而今这个时间段嘛,感觉这么造,土炕不热。
其实,整个寝宫就是个大炕,下面是空的,有点地龙的那个意思了。今年把这个改造好,就不必受冬日严寒之苦了。也不用半夜里把脸盖住,冻鼻子。
迁都……并不麻烦!本身在大利城的时间短,也没有太多的东西要搬。关键是搬走的话,那皇宫和衙门不就废了吗?只能说,大利城还是陪都,要去巡查,还得随时能住。
那……需要搬什么呢?
她一路都在看四爷送来的图纸,哪些地方是给官员住的,宅邸怎么赏赐。哪些地方盖公房,已经已经初具规模,能安置多少人等等。
可以说,他是真没闲着。
大雪降落之前,在山呼万岁的喊声中,桐桐进入了凉州城,踏入了皇宫,华朝正式进入了稳定期!
安置是个大活,桐桐还得见不少人,像是胡商等等,这都是需要安抚的。
而有个人,在凉州已经等了月余,必须得一见了。
这个人就是魏征,他一出雁门关,就知道形势了。干脆折返到了凉州,等着在这里求见。
桐桐是难得睡个舒服觉的,在外面半年,回来睡在榻上,羊毛毯子一层一层又一层,胡商进贡的白叠子做的被子,盖上不要太舒服。
身上的衣裳是西域来的丝绸,质地也不错。
昨晚在暖和的屋子里,用引来的温泉水泡个澡,泡透了之后,出来熏蒸。然后往柔软暖和的被窝里一躺……在而今这个年代,也就是只有走到这个高度,才能在看起来简朴中,做到这般的奢华。
一睁眼,看见自己乌黑的头发散在四爷的肩头,一瞬间就觉得香艳了起来。才想干点什么呢,四爷就提醒她:魏征好盯人私生活,你缺点要干点什么再起来,而后见魏征?
桐桐:“……”好像一瞬间就理解李世民对这个’田舍翁‘的复杂感情了。
太过于关注帝王的私生活,就叫人觉得——他真讨厌!
当然了,人家显示的东家是李建成。李建成没有重用此人,是不是也是受不了他的关注点呢?
但即便李建成不是个好东家,人家魏征也不会看上咱这样的,主动放弃李唐前来投奔。除非自己要跟李唐交恶,而后将人扣留下。
这个人有个好处……换了东家也不反抗,不管心里怎么想,总是会尽心竭力的!好似只要给饭吃,给俸禄,给谁干都一样是干的感觉。
所以,他惹人讨厌应该也惹不到自己身上,于是,她心情还不错的去见魏征去了。
魏征长的……嗯……嗯……挺田舍翁的!
原来李世民说魏征是个乡巴佬,不是说他的户口,不是说出身农家,是说真个人长了一副乡巴佬的样貌。
这个隐晦的眼神魏征捕捉到了,他说:“华朝皇帝陛下,外臣粗鄙!尝听市井村言,言说您爱美色重仪容,外臣知此言定然为假,故而特请旨而来。”
桐桐:“……”这话是说,外面都在说你爱美色,但是我是不信的!我长的丑,但你这次若是能善待我,这个谣言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