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隋唐风云(110)一更(第2/3页)

可其实呢?生气,劳心劳神,一点也没少。

便是自己这样的大夫,也治不了这样的病人。

想要控制越来越难了。

四爷只看桐桐把脉,就知道情况,窦太后怕是……情况不太好了。

但能活到现在,其实已经是争取来的。人力有时穷,尽力了。

桐桐撤了手,笑道:“您而今有甚可忧心的?”

窦太后:“……”想了想,好似也没有什么可忧心的。

“老圣人的心态就极好,天塌地陷又如何?人只有活着,才能拥有一切。”看没看过的风景,吃没吃过的美食,“您的孙子长大了是什么模样,您的孙女将来要许给什么样的人家?人得先惜身,才有以后呐。”

窦太后被说笑了,想起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便道:“昔年我便知,林公与我儿,必有一段良缘。”

而今看着,林公依旧威严,可只有在看向自家儿子的时候,才真的会有波光流传。可见,这些年别管外面怎么传,其实三郎过的是极好的。

北华官员何曾轻慢三郎了?

两个孩子跟在左右,有子有女,可谓是儿女绕膝。

她抬手摸了摸孙女的小脸,再看看靠在她身上并不见外的小孙子,不由的便添了几分笑意:“你们都好好的,我便放心了。”

桐桐看了窦太后一眼,就又说:“我是觉得,人嘛,活在当下便好!一则,不该为古人忧心;二则,不该为明日劳神。”

为古人忧心,那便是对过去的事有放不下的;为明日劳神,那就是预支情绪。

可能想着当年废太子的事?也可能忧心北华与李唐之间的关系,怕子孙后代自相残杀。

窦太后一愣,为古人担忧她倒是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为明日劳神,这是真有。

李唐和北华之间,也确实是如此。

桐桐就知道猜对了,窦太后懂朝政,她看的很明白,所以,她才忧心。

但其实呢:“跟您说句实话,将来如何……便是我也不知道。您操心这个作甚?儿孙自有儿孙福,您为儿孙预支,何必?”

正说着呢,听说长孙皇后了,话题倒也就此打住了。

窦太后央求桐桐:“今日……我不拿林公当外人。”说着,就看向进来的长孙皇后,“林公的医术极好,可否帮皇后瞧瞧……”

长孙氏:“……”她倒是不好拒绝,她见礼之后便坐了过去:“那便劳烦林公了。”

四爷便直接回避了,带着俩孩子,“走!给祖母煎药去。”

桐桐这才给长孙氏号脉,这一号脉……本身就有心疾,加上生育频繁,劳累、压力大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而今的身体是极度虚弱,她在透支。

一国皇后到底有多累,桐桐是深有体会的。尤其是能成为贤后之人,她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所有人前的从容,那一定是背后做足了功课。

而这些,都是与她产育同步的。

怀着孩子,照顾大一点的孩子,还得管教育,又得做好贤内助,做好皇后这个差事。一个人摔成三瓣都忙不过来。

当这些都做的还算不错,那这个人只怕夜里能睡两个来时辰,就算不错了。

这哪行呀?

桐桐就说:“您这还得养……”其实能不生孩子最好还是别再生了。已经有两子两女了,说实话,不少了。

当然了,要是人家真不再生了,就相当于……把李治给蝴蝶掉了。

而今,李治还没有出生呢。

李泰也是长孙氏生的,跟自家这俩是同一年,都比李承乾小两岁。

其实,万事真不用做的尽善尽美的,留在史书上的贤名,哪里比得上活的长久实用?!

她只说:“女人生育对身子伤害不小,为甚北华给女人那般长的产育假?皆是考量生育对身体的影响。”

普通人家做工的女人尚且都要做好月子,您这一国之后,有好好坐过月子吗?

是有人伺候,是很多事不用亲力亲为。但是生了孩子还得熬夜处理后宫事务,把宗室、官眷都管理的井井有条,你别说休息三个月,只有休息三天都没有。

长孙氏沉默了半晌,身子当然重要!自己若活着,可保障孩子的利益。自己若是死了,嫡子年幼,真不知道会遭遇什么。

这天之后,她心里琢磨的是:自己四个孩子了,两儿两女。

自己看重嫡长子,但也知道,不能再说什么嫡长子一定会继承皇位。两个儿子真的就能保障自己的儿子将来能继承皇位么?

只两个而已!

她不敢设想女儿能有继承的权利,那不现实!她只盼着,在将来大变之时,公主有自己的立身之法!一如平阳长公主,而今在朝中就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但是朝中文官期望以儒治国,对公主如何教养,常有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