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隋唐风云(140)一更(第2/3页)
这场谈话就到了这里,只是叫临川知道,储君……要定他姐。
再没有深谈,这得出发去演练了。此次用的都是年轻将领,狼还等人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这次是他们正式以统帅的身份指挥。
而临川也率人先去迎李唐一方。
李世民见到了这几年只能在搜集来的信息上看到的人:临川。
在西域,百姓称临川为’王‘,没有册封,没有任命,因治民得法,施以仁政,故而百姓称之为’王‘,又因其长相俊美出尘,故而,百姓称其为’仙王‘!
坐上御辇,两人对坐。
李世民再度打量这个孩子,问说:“李唐与北华,谁胜谁败?”
临川沉吟了一瞬,面色不由的凝重起来:“若以军事而言,李唐必败无疑,这是可以预见的。但从长远来看,中原又必胜于北疆。”
李世民眉头一挑,朝后靠了靠,问说:“为何?”
“无他,文明尔!”临川看向李世民,“故而,侄儿说,便是北华胜,亦是一时一地之胜!一方侵吞了一方的土地,另一方以文明的方式同化了另一方的子民。”
说着,他的手放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故而,胜负之论,浅薄了些。”
李世民就笑了:“可北华与李唐而今相差甚多,甚至于有些东西是对立的。”比如,女子掌权。
“真正的文明在于包容,在于延展,在于完善。”临川看向李世民,“而中原文化,恰恰就有这个特点。正如早些年,鲜卑何在?您是鲜卑血脉,侄儿当然也是,可……鲜卑何在?”
你是汉人,我也是汉人,并无差别。
李世民跟着落下一子:包容——延展——完善——
他缓缓点头,“跟你父母说,晚上跟他们喝酒。”
临川:“……”他马上起身,“是!”
从御辇上下来,望岳看他:说什么了?
临川的手指轻轻一动:没甚要紧的,说几句闲话。
姐弟俩骑马游离在外,低声说着话。
临川先问说:“没瞧见美貌的?”成亲就算了,“要不,先生个孩子?”
望岳一脸的惆怅,紧跟着就笑了:“美貌者多了,长脑子的少了。”要各方面都符合标准,其实挺难的。
临川朝李唐的队伍看了一眼,“那个叫秦什么的……这会子已经朝这边看了八次了!”
“正经出身的,谁上赶着?人家也怕落下一个野心勃勃,觊觎咱家江山的名声。”
临川:“……爹爹是正经出身!”
望岳抬起鞭子就要打:找抽是吧!
临川骑马就要走,望岳用鞭子卷住他手里的缰绳:“是不是阿母跟你说什么了?”好好的催我生孩子干什么?
“没有!”
望岳拉着他的缰绳不叫走,“放心!李唐迟早得一统,疆域大,差异大,不能一体治理……你留长安……”
临川:“……”
“再说了,我只是为储……”又不能篡位,你忌讳什么?!
临川朝不远处指了指,“我去看看——”
望岳看过去,是一群李唐的勋贵女眷放弃了马车,扬鞭奔驰。她就笑,“哟!有瞧上的?”
什么瞧上?临川低声道:“当吸引更多的女子去北华做官,这些人将来都能回李唐……”
正说着呢,就见一个小姑娘骑马过来了,看穿戴该是家境并不如何显赫。但能跟着出行,想来家中总是有些根基的。
这小姑娘胆子极大,“华朝大殿下——大殿下——”
望岳回头看,摆手叫侍卫放行:“你有事?”
“小女姓武,家父乃是武士彟。”
望岳知道此人,“应国公!太原元谋功臣之一。”
“北华许诸多部族女子去做官营生,可否允准李唐女子前去?”
“为何不允?自是允的。你乃勋贵出身,为何舍李唐?”
这姑娘便笑了起来,朝李唐队伍那边耸耸鼻子,轻哼了一声,“我娘是父亲继室,只生女不生男!家中男丁欺人太甚……他日,我定要给他们瞧瞧,女子不仰仗家族,亦能出人头地!”
望岳就笑了笑,指了指不远处的张九凤,“她本胥吏之家出身,而今已然是九边边将之一,位列三品。”
“我自是比她强。”
“哦?那我北华有阁老之位相待,位同宰辅……既娘子有心,那北华便虚席以待了。”
小姑娘扬起圆嘟嘟的脸庞,“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家人在不远处呼喊,似乎是要来请罪,望岳便放人家孩子走了。
临川就说:“吸引他们北上为官……等到……她们便都能荣归故里,且也只能与君王一体。”
望岳点头,这个主意不错。
临川拽缰绳:那你放手呀!老拽着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