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岁月长河(20)一更(第2/3页)

正房边的小耳房往高的加盖了,上面能站起个人,以后就算是有了孩子,上面也能隔开两个小房间来,孩子们肯定住的开。

屋子跟临时用木板隔出来的厨房用烟筒连通了。夏天卧室里塞上隔档,烟不过去,屋子里就不热。冬天屋子和厨房可以一起烧,相当于每个屋子都有个壁炉一样,保证屋里暖和。

顺带的把二房那边也给盖了一间,给金守财住。

而二婶一直觉得两个儿子,得多盖一间耳房。为这个,两房闹过些不愉快。

四爷这次给改造了,把家里的大门给改造了。老院子都有个门楼,这种地基是十分牢固的!而且,一半都是吞金门,门朝里缩两三步,外面有个门廊。

他就利用这个,把房子给盖在了高处。大门上面的空间利用上。地面上没地方,但是空中是有的嘛!然后又从他的房间里给隔开两米半的距离,楼梯就设在这里面。不仅是楼梯间,也是空中住户的厨房。

从这里上去,就是一大间房,足足三十二个平,隔出三个小房间一个问题都没有。

这房子就是金保财的了。

至于说院子里遮阳光吗?多少是会影响一些的,但问题不太大。

房子盖成了,多少人来参观:要是按照老讲究,这房子盖的一点都不规矩。但要说实用吗?真实用。

所有的耳房都加高了楼层,上面一水的平房露台。就是晾晒,也可以晾晒在高处。

下面是卧室、厨房,上面的空间低一点,但是将来添了孩子,只给孩子们住宿,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空中楼阁那么大的空间,莫说住小两口了,就是几代人都住得开。

别说私宅想学着加盖,就是公房的,都打算往上隔出一个空间来。几代人一小间,确实不怎么方便。

家里盖房子是花销特别大,可以说这几间房把家里这几年的积蓄给花完了。再是请人帮忙,没有工钱,但得吃饭,得给人烟抽。

粮食有定量,只能想法子弄高价的回来,家里能攒下几个钱呀?

王竹兰看着翻盖一新的房子,看着两个儿媳妇都很满意,有点空余时间就拾掇新房子,她看看花完的积蓄,然后问丈夫:“缝纫机……咋买?”

能找到票,暂时都攒不出来这笔钱呀。

“天冷了,东北这么冷!我还想给老三寄一身棉衣,买个新大衣……”老四啥时候结婚还不知道,估计不能那么快。

可老三这衣服却不能再迟了。

王竹兰犯愁,看丈夫:“咋弄?”

金举人挠头:“把我的大衣先给寄过去,几年前的旧棉袄我也能穿!在家里能有多冷?”至于缝纫机,“老四今年是结不了婚的,到了明年也就差不多能攒出来了……”

“只攒出缝纫机还不行!这办喜事不得开销?”再俭省,该有的还是得有的。

两人里面商量,四爷回来之后,又蹲在屋檐下修缺口的台阶,怕老人走路磕绊到。然后不是有意的,结果听了一耳朵。

四爷在外面就问了一句:“您管的那缝纫厂,零部件就不坏?”

啊?

四爷站起身来,看金举人:“缝纫厂一百多台机器,就都不坏么?这不是当时从军用被服厂淘汰下来的,旧机子容易出问题,这零件该更换就更换……”

厂里给配件,对吧?

配件回来,凑不出来缝纫机?

金举人摇头:“风险太大了!”要让人知道就完了。

四爷:“……”为啥要自己凑呢?“缝纫机厂来检修,他们自己凑不出来?”不会吧?很多人还在闹运动正上头呢,厂子都停工了,库房都上锁了。但是有心人借着这个空挡,可没少发财。

你没问,咋知道人家给你弄不来便宜些的,‘二手’的、‘淘汰’的缝纫机呢?

金举人:“…………”还有人这么搞?我这个脑子就算是灵活的了,可也没动这个脑子。

四爷就笑,你的脑子也没少动,要不然你们一个街道办集体小厂,怎么福利那么好?不管是是啥节,都发福利。

从副食品到日杂,无所不包,你们又是怎么操作的?怎么跟其他厂子私下交易的?你们给人家加工工作服,对方给你们一些什么物资。

这不是一样的嘛!只要他们能弄来这种缝纫机,难道只咱家想买?买的人多了,便是出事了……又能怎么样?

金举人:“……”这小子的日子将来指定差不了。这就是只要想办,那是一定要办到的人!不管多蜿蜒曲折,都要达到目的。

这个办法,也行!老子回头就去办。

他从里面出来,看了看儿子拾掇檐台,这才道:“你那屋子是不是得重新粉刷?石灰你别管了,我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