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岁月长河(22)一更

选了个中午, 桐桐骑着自行车直奔广播电台,来找陈歌!

陈歌和王小雅是桐桐后来结识的,她们不认识原主,不知道原主之前是个什么人。她们认识的只是现在的自己, 结识的也只是现在的自己, 跟原主过去的生活圈几乎无交集。

自从认识以来,相互之间都会帮点小忙。

陈歌刚吃了午饭就听说那个跳舞的朋友找, 她在二楼挥了挥手, 叫林桐只管上来。

桐桐在下面招手:有话说,上面不方便。

陈歌从上面跑下来, “有事就说。”

桐桐把电视票递过去, 这才把事说了。

“给你对象办事?”

“事关婚房, 要不然我舍得电视票?”事真的是好事,但是没人用大喇叭吆喝,那也就没人真的去重视。

王婆卖瓜, 就是要自卖自夸。

陈歌没要这个票,退还给桐桐:“我们播什么,得看指示什么,报纸上的主要方向是什么。你拿这个先去找王小雅, 只要报纸上登了, 其他的就不用你管了,我找我们主任去说。”倒也用不了电视机票。

朋友一场,之前找林桐帮忙, 她从没有推辞过。要剧院的票也行, 兑换点工业券也行, 给家里买的炭之类的, 不都是她帮忙的吗?

今年冬天还得再买炭, 还得过她对象的手。这么实诚的人,为这个点事,我就是贴点进去,都不能收她的东西呀!更何况那可是电视机票。

桐桐:“……”她干脆把给王小雅准备的女士自行车票塞给陈歌:“行,那我去找王小雅。”

陈歌看了看手里的票:“……”这人真的是!

王小雅一见桐桐就道:“你一来,我就知道准有事!”她往桐桐自行车的后座上一骑,然后道:“走!老莫。吃饱喝足了再谈。”

桐桐:“……”行!那就去吃饭。

等坐下了,王小雅就笑道:“真请?”

“真请。”

“那我可不客气了。”

“随意!”

“大虾沙拉……”

桐桐:“……”这一道就三块四。这是整个餐厅最贵的一道菜了。

其实四五个人,十块钱是可以在里面吃的差不多的。这一个菜三块四,她和四爷很少点这道菜。毕竟学徒的工资一个月也才十二块五。

“奶油蟹肉汤。”

桐桐:“……”这一道是汤菜里最贵的,一块六毛五。

王小雅问说:“有了大虾沙拉的,是不是就不要点油焖大虾了?”

“口味不一样,想吃就点一道。”一道三块二。

王小雅说:“那……点一道?”

点吧。

点了之后王小雅就合上菜单:“你看是要什锦炒米饭呢?还是要点别的什么?干巴巴的面包就算了,吃不了那个。”

一道什锦炒米饭七毛。

这得要点喝的?桐桐问:“喝点什么?”红茶最便宜,一壶一毛五。

王小雅随口就道:“要不糖水菠萝吧?”

桐桐点头,嘴上应着好,却也心疼的直抽抽,红茶是一壶,两个人都能喝,还能续。但是糖水菠萝就那么一盏——八毛!

她把电视机票装好,这才一边吃饭一边把请她帮忙的事说了。

王小雅一边吃着,一边就道:“现在这样的事……报到起来很难。这层层审批,你都不知道有多不容易。你想呀,谁都想要上个报纸,表表功,我们排都排不过来……”

说着,就叹气,“咱是实实在在的朋友,我也不跟你瞒着,说这些不是推脱的意思。是真的很难。”

桐桐点头,直接说:“我手里有一张电视机票……”

王小雅马上就笑了,把桐桐一推:“咋不早说呢?有这就好说话了吗?我那领导你是不知道,特别难说话。有这个,我就搭上我的面子,给你把事办了!”

说着,就指着桌上的菜:“放心,不白吃你的!谁叫咱俩是朋友呢?”

桐桐吃了个虾,这才道:“不是朋友还不找你呢。你放心,只要事办成了,肯定不亏待你。”

“咱俩之间说这个多余。”王小雅说着,就问说:“你们的途径广,能弄到缝纫机票不?家里的亲戚要用,还挺着急的。”

桐桐:“……行!我帮你留意。”

这顿饭王小雅吃好了,回去也给办事去了。

找领导说:“我有一朋友,手里有一张电视机票。”

这是有事相求呀。

王小雅把事说了,领导就说:“这是知识青年下基层,将知识应用在实际劳动中的最好典范,这么好的素材值的深挖。”

“是啊!素材很好。”

于是,在报纸上有了大篇幅的报道。这一片报道,是桐桐事前花了十三块六请客,搭上了一张电视机票,另外还得搭上一张缝纫机票才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