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岁月长河(165)三更(第2/3页)

十分艰难的从人群里逃出来了,然后一根葱都没买成。

剧里也有很多小配角,都是良善的普通人。这些人也能被大家认识,有帮过孩子的老师,买菜被送了一棵大白菜;有孤寡的老人看孩子可怜,在孩子被关在大门外的时候收留孩子去她那边烤火写作业,老人家出门都是特别尊重她的人,买东西非叫她插队那种。

男主角有各种的问题,但是他送孩子临时去孩子妈妈那边,是要出差。而孩子留在家里,父母并不承诺照顾女儿。跟寡妇再婚之后,为了家也是尽心竭力,可是这并没有换来他的女儿在新家里被好好对待。

就有人在公交车上拦住演男主的陆胜:“……养别人的孩子没用!你就是把心掏出来,养出来的也多是白眼狼。你在外面挣钱,人家在家,不拿你闺女当个人……这都是教训!跟这种女人就不该生孩子,也不该交心……”

陆胜点头哈腰的:“是啊!是啊!早没碰到这么些明白人!要不然真不至于,孩子遭罪。”

可不!那么好的孩子遭了大罪了。

今儿急着开会了,陆胜挤下公交,把围巾往起围了围,遮挡住脸:真的火了呀!

桐桐坐在办公室里,看观众来信。

还有威胁恐吓信,要是不把结局改了,就去堵编剧。该观众认为,像是后妈的妈,那个坏老太太,就该把人写的不得好死。像是这孩子的继父,婚前答应好的,婚后不履行,对人家孩子不好,这种男人就该出门被车撞死。

然后这个‘继父’住院了,他真的被车撞了。

有观众认出他了,捡起石子就砸他,说他不是个东西,然后砸的头破血流,缝了四针。

这人疼的龇牙咧嘴的,但是高兴呀:当演员的,有一个角色被人记住,这就是成就。

蒋小琴坐在电视前,白天在重播,家里的老人还是会放下手里的活过来看。

她瞥了一眼吴民:你就说你蠢不蠢!

一个演员被观众记住,哪怕不记得你的名字,只要记住你这张脸,记住你扮演的角色名,这都是很了不起的事。

你呢?大红大紫的好事到你手里了,你给弄砸了。

吴民就说:“报纸上还是有批评声的,说林桐这剧就是为了抓人眼球的!艺术该是高于现实的,但她只有现实,这就不算是艺术。”

蒋小琴:“……”可扯你的艺术去吧!大众喜闻乐见的就是艺术,她的东西大家喜欢看,爱看,你说不是艺术就不是艺术了?

正说着呢,嫂子回来了,手里拎着衣服袋子:“没去商场呀?商场都抢疯了。”

啥呀?

结果从袋子里拿出了羽绒服,往身上一穿,不就是男主穿的那件灰色的羽绒服吗?

“还有这件呢子大衣……”

这是女主初冬时节穿的,记得配了一条褐色的丝巾。

“不是褐色,这叫咖啡色!”买了,漂亮吧。

蒋小琴先是看衣服配饰,看着看着突然反应过来了,她一拍大腿:“聪明!”真正挣钱的是这些东西呀。

可不是嘛!金家哪里顾得上欢呼雀跃,都忙着发货呢!谁有功夫谁过去,昼夜不停。播出之前,他们就开始忙,给各大城市发货。

北方的城市供应的服装跟南方还不同,南方是各种毛衣、裤装,中厚的外套。

款式不算是多,但是大家并不会因为撞衫而不选择这个。反而是越流行什么,大家越是买什么。

金举人嗓子都哑了:“……西边仓库出完了?不是还有三吨货?前儿都出了?”

这劲儿来的太猛,不到年跟前,存的货就清完了。

货款哗啦啦的飞回来,到底赚了多少,他是真的不敢算的。而这里面,占大头的还是人家剧组。

桐桐看着会计汇总账目,心算是落到了实处。这才刚开始,但是这赚的比想象的多的多。

这还不算是完,一年四季的衣裳,这才卖了冬装。

这一年的巡回演出,保持了热度,衣服还会继续火下去!不过肯定是有人照着样子仿造,不过没关系,每一件衣服都会抽出一毛钱,捐给儿童基金会。这就能保证整款是有一定的销量的。

今年年底,凡是参与的单位和个人,都收到一笔分成,包括上级单位。

领导:“……”这么多呀?这个小林做事很实诚嘛!说到做到,绝不抵赖!她吃肉,肯定是叫大家都喝汤的。

听说几个主演拿了五千以上,连配角都又分了一千多。剧组里连打杂的都拿着六七百的年终奖。

这个人是真的很有几分艺术商业化的路子。

不过很多人开始批判了,说林桐是打着艺术幌子的商人。

“外面的声音很不必在乎。”什么打着艺术幌子的商人,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