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0章 何处通津(31)一更
直播完成, 桐桐这一行没急着走。
晚饭了,吕晓娜家做了饭,请大家回去吃饭。
那就留下吃饭。吕母讷言,饭菜做了两桌子, 十多个客人呢, 大方桌,小方桌上都摆满了。
吕父一个劲儿的让:“坐!坐下吃饭。”
其实开车半个小时就进了县城了, 但桐桐还是留下来了:“正好也饿了。”
吕晓娜把啤酒、果汁从外面拎进来:“喝点!不开车的能喝点……”
“别忙了, 坐下一起吃。”
新蒸的馒头,各色的炒菜, 蛋汤, 桐桐一手馒头, 一手夹菜往嘴里塞,她是真饿了。吃着饭,她主动问说:“粉皮、粉条都是各家自己加工, 还是统一收购……”
吕晓娜正想着怎么说这个话,吕父这个年纪的人,那是有什么说什么:“县里有好些粉条厂,产出来的粉条都叫云县粉条。可有些厂的粉条好, 就是咱当地的红薯粉做得;有些也是有红薯粉, 可却放了食用胶,吃起来是劲道了,可也不是咱原来的云县粉条了;
还有些厂子都不见收购红薯,人家也产粉条, 也说是红薯粉条, 其实都是买回来的木薯粉做得,工人都是咱周围村镇的人, 大家都知道的。
本地不吃本地货,只要人家能卖出去,那谁也管不着。不过,咱当地农户吃的都是自家做的。”
说着,就指着桌子上的菜:“尝尝!尝尝咱这正宗的红薯粉条。”
有一道菜叫‘蚂蚁上树’,就是用五花肉的肉沫炒了粉条,她吃着呢,不说菜的味道,就只这粉条的口感,就真的好。
苏琳跟着吃了一口:“我家的粉条应该买的不对!反正不是这个口感。”爱吃凉拌粉条、酸辣粉的人,吃到这种的粉条口感,还是很惊艳的。
她怀疑她从小到大吃的粉条都不是纯正的红薯粉条。
留在这里吃了一顿饭,走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坐在车上,几个人就讨论将来这个事该怎么操作。刘晨困的打着哈欠,“要叫种植户获利最大,就是从他们的手中直接收购。但是,这做不到卫生达标。”
王欣怡带了农家干粉条回来,到县城之后还要去特产店里买其他厂子里的粉条,回头得送检测室检测的。
她就说:“若是咱们投资,统一标准,这是最好的。”
桐桐摇头,从长久来说,咱们会疲于应对的!再说了,一直说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先富的用资本占尽先机,把最大的一部分利益先抽走了,这或许能带动一地的大经济,但并不能叫更多的人从中获利。
也就是说,红薯粉条可能真的卖出了价格,但是种植户的收入并不能因此而带动起来。
到底该怎么做,她也并没有想到更优的方案。
他们在县城中短暂的停留,去高铁站旁的特产品店买了各种包装、各种品牌的粉条,都号称是云县的贡品粉条,然后直接驱车回省城。
当天晚上,桐桐跟四爷再去看了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苏琳开着她家的车送他们俩,两人上楼去都没多呆。
时间太短,还没彻底搬到新房子去。
到奶奶家的时候,里面欢声笑语的。表弟上晚自习还没回来,姑姑在厨房给表弟做夜宵,小莲正在给奶奶做面膜,给爷爷做面部按摩,一家人欢欢喜喜的。
小莲开的门,一开门先愣了一下:“姐?”说着,就回头,“爷奶,我姐跟我姐夫回来了。”
奶奶这才把面膜揭开,‘哎哟哟’着坐起身来,“赶紧进来!”
小姑忙问:“吃饭了吗?正做着呢。”
“吃过了!”桐桐应着,四爷把买来的人参和茶叶递过去,“来的晚了!她刚回来,我们明儿一早就走了,非说不放心,要回来看看。”
小姑接过去,“看直播了!累坏了吧。”
“就是累了!回来看一眼,好着就行。车还等着呢,我就不停了。”
这就走了?
“嗯!过两周说不定就回来了,有时间我再回来转转……”
“那路上得小心。”
嗯!都回吧,不用送了。
苏琳看着这两人上去了不到五分钟就下来了,“不用这么着急吧。”
桐桐上了车看向楼上,笑了一下,“走吧!去另一边看看。”
姥姥家正乱,姥姥说这个不该扔,那个还有用不叫动,姥爷还捆硬纸壳,要去卖了。程丹烦躁:“一间屋子能清出两间屋子的垃圾来……干嘛呀?”
田菁在边上说:“您干嘛发脾气?”然后哄老人,“我在城郊租一间屋子,这些东西先给存进去。要不然怎么装修?”
姥姥这才乐意了:“你哪有钱装修?装修的钱姥姥给你……两万够不够?”
“我找朋友自己刷,就买点料,几千块钱的事!我自己有,不用您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