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1章 何处通津(32)二更(第2/3页)

为了化肥好销售,有化肥厂专门的技术人员,使用过程中,但凡遇到问题,技术人员都会上门解决。化肥用的不恰当,都会影响产量。少了不行,多了一样会损苗……”

刘舒觉得新鲜,她从来都不知道就是一个简单的土豆,种植的人这么精心。

但是金百岁是知道的,养花是一样的,肥少了,不生根不长枝;肥多了,叶子就黄了。他在摊位边用平板看直播,手里拿着手机给儿子打过去,还不好叫人听见说的是什么,一开口就问说:“我看这姑娘是越来越火了,我们这边的市场认识她的人可不老少。你啥情况?”

要是挣不来,怕是也拿不下这样的姑娘。

四爷正在厂里,第一批电器从生产线上下来了,他是来验收质量的。这会子正忙:“您别操心这个……我正忙,您先自己玩。”

“嗳——这孩子?!”

四爷也是抽空看了一眼直播间,这次的直播不一样了,她在到处溜达,车是临时停的,人也是临时搭上的。跟上一次的截然不同。

直播结束了,都没走到王大富的家。

刘晨只能跟人家负责的人说:“不好意思,我们没估算好时间。咱们这沟沟壑壑的,绕起来挺远的。”

“没关系!没关系。”人生地不熟嘛,理解!理解。

隔了一周,去疆省,就事先给对方说好,不需要当地联系农户,咱自己自由行。

自由行的结果就是,桐桐迎来了一大波有针对性的黑。

她拍摄的内容跟网上的一些小博主是有重叠的,她是全天直播,不是拍下来的视频,那走到哪里就拍摄到哪里。

春季的葡萄园就是那个样子,坎儿井引来的水渠不宽,水也就是那个样子,人畜饮水和灌溉都是依靠这一条渠的。

那我拍摄当地的葡萄园,是不是就得沿着水渠看一看。而后,再去看一看这里的葡萄干晾晒房。

然后一个不小心,把一出小博主集体拍摄的地点给捎带进去了。

桐桐不知道,就是工作室当时都没意识到,这是人家的道具和拍摄地。搭建个简陋的土房子,泥炉灶就可以了。

然后总有那么穿的灰溜溜土叽叽的博主用几乎相同的文案在拍摄,说我们家多少人在这里多少年,一直很辛苦的在高温的地方种出了葡萄,如此云云……

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桐桐跟着当地的一个小伙子去他的葡萄园,他家的葡萄园确实很大,他们自己也确实下地,但是,家里的人手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地方地广人稀,不管是种植什么,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伙子说:“……每年都有各地的人来这里打工……我家朝北还有棉花,早些年靠手工采摘的时候,每年要雇佣一百多人……”

镜头拉远,这里也不是戈壁,周围全都是农田,就那么一小片因为地势高,就那么荒着呢,一共也就三四亩那么大,结果被利用起来了。有人排队在那里拍,拍他们改造戈壁云云。

桐桐当时真不知道,因为那里盖着土坯的房子,她还专门问当地的小伙子,“果园需要看管吗?”

“不需要!到处都是水果,等你下次来,路边的桑葚、杏儿都熟了,你随便采了吃,没人会跟你要钱的!到处都是葡萄,谁偷这个干什么?自家的活都干不完……”

“那……那个是干什么用的?”桐桐指着那房子,这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然后尴尬的笑了笑,“就是以前……不知道谁盖的房子,差不多都废弃了!”

桐桐看到有人在那里拍,她还想着,那一片挺像戈壁荒漠的。现在走到哪里不拍照晒一下呢?在公园拍一下,就能冒充异地旅游,炫耀高品质的生活。

然后一行人就这么淡然的离开了。

可直播间有人认识那个背景的,于是,还在努力拍视频的博主,就被人给打假了。

再这么一搜,好家伙,一样的道具,一样的文案,一样的话术,一搜能搜出几十个博主,流量还都不小,每年都能靠这种视频卖出大量的当地的果干。

桐桐还没离开当地里,一大波人就各种评论,叫她滚出疆省。

她的第一时间是反思:我没注意宗教?没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了吗?

结果什么都没有,就很神奇的,毫无理由的,一大波冲击就迎来了。

看了网上其他的声援声,她才知道原来问题出在这个上面呀!

桐桐:“……”其实,哪怕视频是假的,可只要货是真的就行吧。

她没回应,只叫李思琪:从这些主播的橱窗里买他们的货看看。

李思琪知道着急,便买的多一点,叫他们发S风,到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