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9章 苟行于世(24)一更(第2/3页)

比干看着这孩子笑颜如花,他轻哼了一声:“那庶子狼子野心,奸臣而已!此番谋划,乃是坏商之根基。不殉,乃失德!失德,天下皆可反。西岐虎视眈眈,他倒是好一谋国之臣。”

桐桐:“……”那您是不知道,而今此策对于西岐而言,是有利的!他日,这便是有害了。他是一个坑要绊倒两拨人。

所以,他不违背女娲娘娘之意,也没有违背所谓的天数,坏成汤是一时的,坏周之根基是长久的。

当然了,立场不同,理解理解。

桐桐看比干:“策只是策,大王不昏聩,是否能采纳,他不是主因。总归是此策利大王,故而大王允。”

“那依你之见,大王兴师徐方,当亦或是不当?”

桐桐:“……”怎么说呢?而今这境况,“今春干旱,未曾见雨。一路行来,庶民乞雨不绝。如此……正该休养生息,整修水利……”

而今有水渠,干渠、支渠、陂池皆有。

天干,庄稼不收,或是山林采集打猎觅食,或是如何,尽皆需要男丁。征战一旦调走了男丁,女人和孩子便活不下去了。

比干站起来,叹息说:“是啊!正该与民休养生息,怎可此时征伐?战,民之祸也,不可!”

桐桐:“……”她着实意外,比干没说殉葬的事,他只说帝辛要征伐天下的事。

这种事……桐桐劝道:“祖父,尽力而行!”别勉强,此事勉强不来,“大王刚愎自用,您是就事儿论事,他则以为,您的不支持是反对他。”

这会要命的!

比干回头看孙女:“为人臣者,以何为先?”

桐桐:“……”

“臣者,重忠。”比干叹息,“身为人臣,忠乃本分。失忠,非臣亦非人也!”

桐桐:“…………君明臣忠,君昏臣叛。君行止有度,臣匡扶;君昏聩不纳谏,臣劝谏无用,此便是忠臣缘尽,当辞官归隐,自此不事二君,以保臣节。”

该尽的本分你尽到了,他不听就算了!回头你辞官,逍遥于山水之间,从此不受别人的册封,不在给他人当臣子,这就把臣子的本分尽的足足的了。

真不用把心剖出来给谁看!

比干笑了,缓缓颔首:“去歇着吧!明日宫里设接风宴,我要谢你师父。”

“那接风宴之后,您请师父回来!咱们设宴,款待师父。”

“善。”

桐桐便笑着回去歇着了。既然要做,他还要备好食材,给申公豹留一份。

蜂蜜、饴、椒、姜……能找到的各种作料将肉腌渍好,炙烤的肉食味道极好,再配上好酒,便是当下能做出的极致的美味。

用油脂再烙几张面饼,来点蛋汤,足够了。

只这些就足够桐桐忙的,光是面饼所需的面粉,就得一遍一遍的磨,而今的面粉太粗糙了,本就是黑面,还粗糙,口感并不算太好。

比干临走时,桐桐还追出去相送:“祖父,今日所备食材极多,请客只管大方。”

“好!”忙去吧。

可桐桐并不知道,今日的朝堂上,比干极力反对征讨徐方。

“天下之难,子民之苦,大王不见么?要征调男丁,不等大王凯旋,而今之城池,尽皆死城矣!臣以为,当罢刀兵,与民休养……”

帝辛看着老王叔:“王叔,此消彼长。小小方国,不征伐它,它便要攻伐我。此战不可避,莫不如先发而治人。”

“大王,朝内不稳,安敢于外用兵?”

“朝内何处不稳?”

比干还未言语,武成王便道:“大王,臣以为比干王叔所言甚是!此次,臣失责!王室……未曾押送至各城,被其逃脱……”

帝辛看着武成王,而后眯眼,却未出言斥责,只道:“难成大器,不必放在心上。”

可这话才落,便有大臣站了出来,“大王,比干王叔之言,臣深以为然。而今,当修水利,罢刀兵,积攒民力……”

而后满大殿,一个挨着一个站出来,劝谏大王。

四爷眼睛一闭:完了!这朝廷是比干的朝廷还是大王的朝廷?

上下一致,从比干之意,大王岂容比干?

他忙站出来大声呵斥:“诸位何意?口口声声尽皆比干王叔……莫要躲在王叔身后谋私利!莫不是大王出征,尔等舍不得家丁……”这并非结党,而是比干的主意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庶子!”

“奸逆!”

……

费仲也说:“大王,此子乃姬昌之子,不得不妨?朝歌疲惫便是西岐之机!”

帝辛手一抬,满朝皆静!

“王叔!”帝辛看着比干,“王叔被爱戴若此,身为大王,汗颜啊!”他返回去,拍了拍王座:“王叔以为,我可堪配此王座?”